“大郎,你獲獎了!楚王殿下請你們上臺領獎呢!”
大講堂中,李淳風眉開眼笑的看著自己那個“不成器”的兒子。
曾經,這個不務正業,不願意繼承自己衣缽的兒子,是讓自己那麼的失望。
如今,李寬宣佈大唐皇家科技獎格物獎的獲得者是李諺的時候,李淳風的態度立馬就有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至於周邊議論紛紛的人群,李淳風根本就沒有放在眼中。
經常跟李世民,還有王公貴族接觸的他,很清楚這種東西東西,無關人等的意見,是那麼的沒有用。
只要李寬堅持認為格物獎應該發給李諺,這就足夠了。
其他人的反對都是沒有意義的,都是在嫉妒自己的兒子。
“李諺,你趕緊上去吧,好多人都看著你呢!”
童周在旁邊也笑著敦促李諺上臺。
作為同一時期進入到觀獅山書院的人,李諺跟童周的關係還是挺不錯的。
特別是童周的出身並不好,李諺這樣的勳貴子弟願意跟他交往,他心中還是知道好壞的。
“這個蒸汽機還沒有正式開始量產,楚王殿下現在就把格物獎頒發給我了,會不會有點太著急了呀?”
李諺這話,算是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蒸汽機的前途非常廣大,這一點他是深信不疑的。
但是到底廣大到什麼程度,他卻是想象不出來。
雖然李諺也認為憑藉著蒸汽機,自己遲早能夠獲得格物獎,但是肯定不是現在。
意外,非常的意外!
李諺現在都還有點迷糊呢。
“楚王殿下認為你有資格獲得格物獎,那麼你就有資格。前段時間,楚王殿下不是讓你開始規劃一下觀獅山書院到作坊城,還有到長安城明德門的鐵路嗎?現在看來,楚王殿下是認真的,他是真的準備要大規模的開始修建鐵路了。”
童周經常去蒸汽機研究所串門,對於那裡發生的事情,他倒是門清。
“可是我們實驗性質的鐵路才剛剛修建完成,蒸汽機在上面奔跑的效果如何都不清楚,就開始考慮大規模的修建鐵路,會不會太著急了啊。”
李諺心中開始有點虛。
李寬是說過讓他規劃一下鐵路的事情,但是他並沒有認真對待,覺得不著急。
現在聽童周這個旁觀者這麼一說,他發現自己可能拖後腿了。
“修建鐵路是需要時間的,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完成。你的蒸汽機如今已經完成了好幾臺樣機的製作了,特別是最近的一臺已經將密封件全部使用橡膠製作,初步試驗的效果很不錯,只要再拉到鐵路上跑一跑,看看是不是真的可以拉貨,那就可以開始大規模的生產了呀。
哪怕是有一些問題,你也還有時間改善。畢竟長安城到作坊城,雖然不算很遠,可是要鋪設鐵路的話,大家都沒有什麼經驗,至少需要花費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吧。”
童周不斷地給李諺打氣。
因為四周用異樣、不爽、嫉妒的眼神看著李諺的人,似乎越來越多了。
“大郎,先不用管那麼多了。你先上去領獎再說,陛下都已經起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