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一舉一動,他們都會盡量的記錄下來,然後回去慢慢的研究。
對於他們認為好的東西,自然是希望在國內進行模仿。
“前幾次的祈雨,我們也都全程留意了,但最終卻是一滴雨水都沒有下來。旱災這種事情,我們從來沒有遇見過,還真是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在這裡多看多聽,少發表意見就是了。”
倭國被大海包圍,水氣很充足。
對他們來說,只有洪災,沒有旱災。
“我昨天去觀獅山書院轉了一圈,發現氣象研究所的人好像真的在為人工降雨做準備。這兩天,觀獅山書院上空經常有熱氣球升空,也不知道跟今天的活動有沒有關係。”
“喏,看那邊,是不是也有一個熱氣球在緩緩的上升?”
久保田的話剛剛落地,伊藤浩之就指了指不遠處的天空。
那裡正有一架熱氣球在不斷的上升。
“唐人的想法還真是天馬行空,安排熱氣球升空,就能達到人工降雨的目的嗎?我不否認,熱氣球是一個非常偉大的發明,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使用熱氣球就可以降雨啊。”
很顯然,久保田並不認為觀獅山書院氣象研究所今天能夠成功實施人工降雨。
在他看來,風雨雷電,那都是天照大神安排好的事情,又豈是人力可以改變的呢?
觀獅山書院氣象研究所的人想要依靠人力去改變這個事情,很可能會遭到報復呢。
“這一次的祈雨跟前面幾次有點不同!大唐的楚王殿下已經從外面回來了,聽說觀獅山書氣象研究所的活動,是楚王殿下親自安排和指揮的。以楚王殿下在大唐的地位,沒有任何把握的事情,他完全可以不去碰,但是這一次他卻是安排了人去搞什麼人工降雨,我覺得其中應該是有一些什麼東西是我們說不知道,不理解的。”
伊藤浩之在長安城待了這麼多年,思考問題的水平倒是有所上升。
但是,很多跨越了時代的理論,根本就不是你聰明不聰明就能想到的。
“話是這麼說,長安城裡許多百姓也都是這麼想的。但是就天空中這麼一點烏雲,一點也沒有要下雨的樣子啊。這段時間,每天下午的烏雲都會比早上的多,大家都以為是要下雨了,但是實際上卻是一次都沒有下。”
久保田看著頭頂上的那些雲朵,緩緩的飄在空中,一點也不像是暴風雨要來的樣子。
“先看看再說吧,如果計劃沒有變化的話,大唐天可汗陛下應該已經開始祈雨了,觀獅山書院氣象研究所的人員也已經開始行動了!”
……
大明宮前的高臺上,李世民滿臉汗水的按照禮部和太史局制定的流程,在進行著祈雨活動。
這年頭的活動,流程比後世要複雜很多。
李世民作為天子,更是知道要遵守這些規矩。
“二哥,風好像變大了一點,雲朵也變多了,但是好像還是沒有要下雨的樣子啊。”
李寬身後,吳王李恪忍不住靠了上來。
這幾年,李恪算是比較消停了。
不過,這只是明面上的,誰知道他的內心到底是怎麼考慮的呢。
“氣象研究所的人才剛剛行動,你莫要著急,等會就會有變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