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故事》憑什麼就不能是暢銷書呢?
非的是《海上旅行故事集》這樣的書籍,才能是暢銷書嗎?
那些一樣的東西,放在十幾年前,都是遭到讀書人唾棄的,根本沒有什麼人看。
現在卻是堂而皇之的佔據了銷售榜的前列。
“書鋪已經開門了,先把眼前的情況搞好再說。”
桂填艾本來還想跟老任好好的說道說道,但是看到文曲書鋪的大門慢慢開啟,他立馬精神一振,不去想其他糟心的事情了。
“有《禮儀故事》沒有?給我來一本!”
領頭的一名託,故意嚷嚷著大聲音,希望路人能夠注意到這裡發生的事情。
“我也要一本《禮儀故事》,從《長安晚報》上面的報道來看,這是一本教育小孩的好書。反正只是三百文錢一本而已,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聽說你們今天買書是有九折優惠,這是真的嗎?我想來一本《禮儀故事》。”
很快的,文曲書鋪面前就熱鬧起來了。
而文啟明也及時的安排了鋪子中的夥計去路邊散發傳單,宣傳徐孝德的《禮儀故事》,並且儘可能的跟那些路人說明買了這書對孩子教育的好處。
不管是哪個年代,華夏人對子女教育都是非常重視的。
哪怕是自己吃糠咽菜,也願意花大價錢去支援孩子的教育。
後世的學位房的價格會那麼誇張,跟大家重視教育,有非常大的關係。
同樣是一條街兩旁的房子,有學位的可以賣十萬一平,沒有學位的卻是變成了五萬一平。
偏偏大家都還接受了這種現狀。
當然,這跟網上一堆“公知”在那裡販賣焦慮,也是不無關係的。
“徐員外郎,短短的一刻鐘,已經賣出去近百本了,看來首日熱銷千本,一點問題也沒有啊。”
雖然知道買書的大部分都是託,但是文啟明還是笑眯眯的跟徐孝德道喜。
“大家喜歡就好,這《禮儀故事》,我可是花費了多年心血,前後修訂了不知道多少次才定稿的。這一次能夠跟大家正式見面,也算是完成了我的一個心願。”
徐孝德雖然有地方上為官的經驗,但是長安城裡各種各樣的商業推廣手法,他並不瞭解。
他還以為自己的書籍真的那麼好賣呢。
要知道,在他以前待的州縣,一本新書在書鋪上市之後,別說是一刻鐘賣一百本,就是一個月能夠賣掉一百本,那就算是非常好的銷售書籍了。
這長安城不愧是大唐的首善之地,百姓們的腰包很鼓啊。
“這些百姓能有機會學習徐員外郎的大作,那是他們的造化。我們外面排隊的人似乎越來越多了,要不我們去點都德好好的慶祝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