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只要我們國內出現動亂,那麼新羅人必定加倍的報仇!不過,他們算盤打得這麼好,我們豈能讓他如願?”
賀建冷笑一聲,覺得新羅這幫人真是異想天開。
就大唐如今的發展趨勢,新羅跟大唐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到時候要對付新羅,根本就用不著大唐以舉國之力來進攻,只要讓遼東道和登州的水師出動,就足夠讓新羅人亡國了。
甚至以賀建對自己王爺的瞭解,大唐甚至都不需要出動一兵一卒,只需要挑動南高句麗、北高句麗、高句麗王國、百濟和倭國幾個國家,就可以把新羅給滅了。
“既然新羅人鼓勵百姓學習漢學對我們會有不利影響,那要不我們去搞一些動作出來?”
“不用!推廣漢學,對於大唐來說,是利大於弊的事情,要不然楚王殿下也不會讓觀獅山書院出面,主動的跟國子監等書院聯手,在各個番邦屬國修建孔子學院。”
孔子學院是李寬在背後推動成立的,賀建自然不會去拖後腿,甚至還會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默默的推動一把。
當然,所謂的漢學,自然不是你想學什麼就學什麼,而是要看大唐希望你學什麼,你就學什麼。
畢竟孔子學院裡面的教諭,一半都是長安城各個書院的學員。
“那我們就跟往常一樣在金城活動嗎?當作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
“表面上就跟往常一樣,但是實際上要進一步的擴大對新羅各地的偵查力度,看看能不能拉攏收買一些新羅的官員跟將領,及時把握新羅的動靜。短時間來看,朝鮮半島上就只有新羅還有一些實力可以給大唐帶來麻煩。”
賀建想了想,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我明白了,九條貿易會在新羅主要的城池都開設分店,擴大情報收集的力度!”
……
當遼東道還在白雪皚皚的時候,廣州正沐浴在陽光之中。
當涼州還在寒風呼嘯的時候,蒲羅中的眾人已經穿上了短褂。
地域遼闊的大唐,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事情發生。
新羅發生的那點“小事”,並沒有給大唐帶來什麼大的影響,只有李寬這些對新羅頗為關注的人,才會稍微關注一下。
“王爺,情報調查局在新羅、百濟、倭國都展開了一輪摸查,對於所有擅自模仿了我們的技術的作坊,都做了一輪清除。現在看來,其實不僅是新羅人有小動作,其他的番邦屬國也在蠢蠢欲動。”
王玄武對自己整理出來的這個結論,感到有點頭疼。
大唐要發展,新技術就不可能總是捂在手中。
但是一旦大規模的推廣和普及,保密就變得非常困難。
就像是水泥的製作,如今大唐至少有大大小小超過五十家水泥作坊,你怎麼確保這個水泥的加工技術完全保密呢?
“冒頭一個,打掉一個;在市舶都督府公佈了禁令之後,還有番邦屬國的人在未得到許可的情況下,還從大唐偷技術的,那就再找幾個典型出來,重拳打擊。”
李寬知道自己不可能讓大唐的所有技術都不外傳,但是他可以加大番邦屬國的人偷師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