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市的棉布價格,慢慢的穩定了下來。
許多見識了棉布好處的商家,也開始販賣棉布到各地去售賣。
而楚王府成衣鋪子推出來的一系列棉布衣服,更是有力的推動了棉布市場的繁榮。
手感好,穿著舒服。
純棉服裝,不僅百姓們喜歡,勳貴們也不例外。
“五文錢一尺,陛下,市面上的棉布價格基本上已經固定下來了。”
宣政殿中,李忠給李世民彙報著這些天棉布的情況。
作為朝廷的一項重大政策,河東道的棉花種植推廣情況,自然是李世民關心的重點。
如今棉花都已經採摘了,需要關心的就是棉布的售賣情況了。
衣食住行,能夠讓大唐市面上多出這麼多的布料,李世民自然是開心的。
“這個價格倒也算是公道,只要二三十文錢就能坐上一套嶄新的衣裳,質量還比麻布要好很多。”
李世民的桌前就放著幾塊絲綢、麻布、棉布和羊毛布,感受著它們之間的區別。
棉布的價格不是最便宜的,透氣性也不是最好的,但是綜合效能卻是無可爭議的第一。
特別是作為貼身衣物的時候,哪怕是絲綢也是比不上的。
有的時候,並不是東西越貴就越好。
“是的,普通百姓要買棉布,固然是還有一些壓力。但是像長安城各家作坊中的匠人,船上棉布衣服,那是一點困難也沒有。這棉布比麻布要耐穿、耐磨,保暖效果也好上不少,今年冬天,百姓們是有福氣了。”
李忠今年並沒有讓家人在朔州購買土地種植棉花,如今感受到棉花帶來的巨大收益和好處,心中不由得有些後悔。
長安城中,有著類似想法的人還不少。
所以這幾天,陸陸續續有不少勳貴人家派了家中子弟前往朔州,為的就是明年的棉花種植。
“糧食產量增加了,布匹產量也增加了,再加上剖腹產手術的推出,觀獅山書院醫學院附屬醫館的建立,今年大唐的人口,應該可增加不少吧?”
人口就是財富。
在這個年代,一個縣的人口數量,往往是衡量這個縣是上縣還是下縣的重要參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