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這林家紅茶的掌櫃捐贈修建了十所小學,你說我們的麵包新語要不要也捐資修建一批小學呢?”
楚王府別院,武郭看完今天的大唐日報之後,就跟李寬提出了這個問題。
“對啊,我顧家在長安城也有一些產業,如果需要的話,也可以出面捐資修建一批蒙學。”
顧盼盼也在一旁湊熱鬧。
因為慶豐包子鋪生意的火爆,顧盼盼如今更有了留在長安城的理由。
越是發到的城市,對於顧盼盼這樣的“剩女”越是寬容。
這個情況在後世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
雖然有媒體說華夏有三千萬的光棍,但是在北上廣深生活的人,估計會有一種錯覺。
為何自己身邊的剩女似乎比光棍要多的多?
特別是像深圳和上海這樣的經濟發達城市,優質剩女的數量,多的讓人難以置信。
置身其中,還以為華夏是一個女多男少的國度呢。
“真要捐資助學的話,我們楚王府旗下的作坊是大唐最多的,也不能一點動靜都沒有吧。”
武媚娘也在一旁有點糾結的說道。
在她看來,大唐日報的這個報道,其實是把楚王府架在了火上烤。
人家一個林家紅茶,都出資修建的十所小學。
楚王府旗下的西北貿易、東海漁業、鍊鐵作坊、蜂窩煤作坊、四輪馬車作坊、永久腳踏車作坊、炒茶作坊……
哪一個拿出來不比林家紅茶的規模要大?
發展教育是李寬向朝廷提出來的,這並不是什麼秘密。
如今到了出錢的時候,楚王府的動作卻是還不如一個林家紅茶。
不招人詬病才怪了呢。
“這事不難,但是我們不能這麼被動的去辦,要不然就變成花錢買難受,到時候仍然會招來一片非議。”
武媚娘說的這個情況,李寬之前確實沒有考慮過。
倒不是他捨不得錢。
其實,錢多到這個程度,對他來說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
“怎麼不難了?如今教育部把林家紅茶的掌櫃作為捐資助學的典型,不就是鼓勵各地的富商勳貴們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儘可能的多修建一些學堂嗎?”
武媚娘覺得李寬讓駱賓王去參加林家村小學的開學典禮,並且專門撰寫文章放在大唐日報的頭版頭條,是一個失策的表現。
但是一時又沒有想到非常好的解決辦法。
“我們王府出面修建多少學堂,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這種有錢人修路辦學的風氣給養起來。我準備向陛下提議,允許各地商家將投入到學堂和捐資修路架橋的錢財,折半之後用來抵扣商稅。這麼一來,大家捐資助學的積極性就上來了。”
李寬原本還想著直接允許商人把捐資助學的花費抵扣商稅,後面覺得要是這麼辦的話,估計會有不少人渾水摸魚,做出一堆假賬來免稅。
如今只是折半的話,這個風險一下就大大的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