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腳踏車專賣店緊挨著賓士馬車行,建設的美輪美奐,跟這個年代的建築相比,完全不一樣。
雖然這個專賣店的建築跟周圍的環境有那麼一點格格不入,但是卻是沒有人嫌棄。
“蘇兄,你也親自來排隊了啊?”
一大早,永久腳踏車專賣店面前就排起了長龍。
《大唐日報》上面已經提前刊登了廣告,說了永久腳踏車專賣店開業的事情。
這陣子,腳踏車在長安城的火爆,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
坊間甚至還有傳聞警察署有人私自把自己巡邏的腳踏車高價賣給富商的傳聞呢。
“聽說那腳踏車作坊的產能不足,今天雖然是永久腳踏車專賣店的開業典禮,但是隻拿出來了兩百輛腳踏車限量銷售,我擔心自己不親自過來,到時候買不到啊。”
蘇成冠雖然每天去大理寺上值都有專門的豪華四輪馬車乘坐。
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去買一輛腳踏車。
哪怕只是偶爾騎一下,也是值得了。
因為這也是一種另類的聊天話題。
就像是很多人一輩子都買不起法拉利,買不起勞斯萊斯,但是對於法拉利的各種型號,各種售價,對於定製勞斯萊斯需要多少錢,卻是比誰都精通一樣,這也是為了某些場合下的話題需要。
“那倒也是。本來我今天只要安排一個下面的編輯過來轉一轉,就可以搞定一篇文章。不過我總覺得這永久腳踏車專賣店的開業,說不定會在歷史上留下一筆,所以親自過來看一看,準備撰寫一篇文章釋出在《長安日報》上面。”
祝之善有點傲嬌的透露了一絲自己在《長安晚報》裡頭的地位。
雖然當初他也只是一個落魄的文人,但是怎麼也是《長安晚報》的第一批寫手,那種元老地位,讓他在後面的擴張之中很快就有了升職加薪的機會。
“這確實是一件大事,我聽說永久腳踏車專門店已經派人去洛陽、涼州、揚州等地考察了,準備在那些繁華的州府也開始專賣店。作坊城那裡的永久腳踏車作坊,有好幾撥人馬在那裡擴大規模呢。原本一大片空地,現在全部被圍了起來,要在大雪降落之前,完成作坊的擴產。”
蘇成冠這種人,雖然職位不是很高,但是愛好交際,資訊最是靈通。
長安城的風吹草動,往往許多人都還不知道,蘇成冠就先知道了。
“不僅永久腳踏車作坊在擴產,金太打鐵作坊和阿牛特殊鋼,還有軸承作坊等好多作坊都在擴產呢。如今但凡是有手有腳的人,在長安城都能很輕鬆的找到一個活計來幹。我聽說就連最普通的幫工,一個月也能拿到兩百文錢呢。”
祝之善作為《長安晚報》的編輯,資訊靈通程度,跟蘇成冠相比也不遑多讓。
“兩百文是不少,不過這些幫工基本上一個月下來,每天都在作坊裡沒日沒夜的幹著活,人家掙的錢,也算是辛苦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