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這腳踏車實在是太好了,有了它,出行可就方便多了。不僅警察署可以配備,甚至大唐軍中都可以考慮配備呢。”
王玄武一個急剎車,停在了李寬和王玄策的年前。
“軍中配備的話,限制還是比較多,畢竟在沒有道路的地方,腳踏車沒有馬匹好用。不過,小規模的製作一批特殊的腳踏車給十二衛的將士們試用,倒是可以的。”
可以預見的將來,騎兵仍然是陸戰之王。
雖然李寬在大力推進水泥路的建設,不過長度終歸還是比較有限。
“王爺,這腳踏車的款式,雖然還有改進空間。不過現在的各種零件設計,基本上都定下來了,是不是先生產一批出來,看看好不好賣?”
一直在旁邊沒有說話的戴全,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可以,就先按照這個規格生產一千輛吧。有些東西,可以在生產過程中不斷的改進。特別是耐久性和成本,你們要充分檢討。永久腳踏車作坊還可以探討如何建立一套實驗室測量技術,用來衡量各個零件以及腳踏車的整體效能,並且要將實驗過程中積累的資料利用起來。”
大唐的工業化,才剛剛開始,一切都還很原始。
李寬前世好歹也算是參觀過了不少工廠,對許多零件的設計、製造也是有幾分瞭解的。
像是汽車這種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產品,每一個零件都有自己的測試要求。
比如車身骨架的衝壓零件,除了最基本的零件精度是否滿足要求之外,還得確認焊接強度是否達標。
怎麼確認呢?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流傳,可不是隨隨便便做一些就可以的。
再比如大家蹲在車輪旁邊就能看到的汽車懸架彈簧,看上去非常的簡單,就是一個黑乎乎的彈簧,一點都感受不到它的技術含量。
事實上,這裡面的要求可一點也不簡單。
除了你得滿足設計的重量要求和尺寸要求這些基本資訊之後,表面應力是否達標,不同負載的情況下的壓縮量是否達標,疲勞強度測試是否滿足要求……
簡單的一個零件背後,往往蘊含了許多要求。
這些要求,自然不是一下就可以達到,而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
李寬希望透過腳踏車的產業化發展,能夠將自己在觀獅山書院裡頭慢慢推廣的一些列標準體系,一系列理念能夠在各個作坊裡頭得到普及。
這個事情看起來簡單,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但是長遠來看,卻是能夠泵實大唐的工業基礎,為工業化的到來做好充分的準備。
“沒問題,這永久腳踏車作坊的生產線,也是參考四輪馬車作坊,完全採取了流水線作業的方法。雖然早期的零件基本上都是機械作坊那邊組織生產的,但是後面我們會把一些零件外包給各個專門的作坊。”
戴全作為楚王府的資深匠人,對於李寬的想法領會的還是比較到位的。
所以跟一般的老師傅相比,戴全在傳授弟子方面,基本上是沒有保留的。
在給觀獅山書院的學員上課的時候,也都是全心全意的將自己知道的東西給說了出來;並沒有那種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父的擔憂。16k中文
“除了整個腳踏車的設計,還有這個關鍵的鏈條、剎車片可以由作坊自己製作,其他的東西都可以從外面購買。並且,為了讓外面的作坊能夠充分的競爭,每一種零件,我們至少要有兩家作坊來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