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國公府,曾經也是門庭若市,一派繁榮的景象。
侯君集養了一大批養子,接受了不少商人的投靠,日子過得很是不錯。
不過,這一切,如今都如同過眼雲煙。
後院之中,侯君集獨自飲酒,悶悶不樂。
原本,去年他帶著大軍前往高昌,他以為自己人生的巔峰將要來臨。
事實上,高昌也輕而易舉的被他滅了,侯君整合為平定西域的功臣。
可惜的是,這個功臣剛剛回到長安城,沒有領取到任何賞賜,就被丟進了大牢裡面。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侯君集在沒有奏明李世民的情況下,擅自將一些並沒有犯罪的的人給發配了。
並且在高昌的時候,縱容部下搶掠財物,他自己也私下扣下來了不少的寶貝。
高昌雖然是一個小國,但是地處絲綢之路的要衝,國內的財富並不小。
這些事情,還沒有等侯君集班師回朝,就已經在長安城傳開了。
所以他的下場就可想而知了。
要不是岑文字上疏為侯君集求情,並且李世民也念著侯君集在玄武門之變上的重要功勞,說不定侯君集這輩子就得老死監獄了。
“阿耶,您一個人在這喝悶酒,不如跟我一起去東宮,太子殿下一定很有興趣請阿耶品嚐美酒。”
賀蘭楚石來到了侯君集的身邊,提出了一個自認為不錯的建議。
作為東宮千牛備身的賀蘭楚石,對於李承乾如今面臨的情況也是很清楚的。
如果自己能夠說服岳父侯君集支援太子,那麼他在東宮中的地位必定更加穩固。
到時候李承乾登基之後,少不得讓他執掌十二衛中的某一衛,得個國公的封賞。
“太子殿下?儲君私自接觸當朝大將,可是犯忌諱的事情。你莫不成連這個道理都不明白?”
侯君集可是做過兵部尚書、吏部尚書等職位,又是親自帶兵作戰的將領,絕對是位高權重。
哪怕如今剛才大牢裡面出來,影響力也還是在的。
特別是跟他一起去高昌出征的兵卒,知道侯君集是因為什麼而受到處罰的,而他們作為財寶的獲得者,自然是對侯君集的認同感多了幾分。
或者再換個角度來看,就知道侯君集的地位如何了。
李世民剛剛登基的時候,大肆封賞功臣。
侯君集因功獲食邑1000戶,但是李寬的老丈人程咬金卻是隻獲食邑700戶。
不說其他的,單單從這個封賞來看,就知道侯君集的功績在程咬金之上,影響力也比程咬金要高。
只不過因為下場不是太好,所以史書中的記載反而沒有程咬金那麼多而已。
正常情況,這種級別的將領,是絕對不會輕易站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