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是楚王府的常客,甚至他大部分時間就住在楚王府裡頭。
晉陽公主她們看到狄仁傑之後倒是不覺得奇怪。
反倒是盧照鄰狐疑的看了看。
這就是永平縣主口裡的二師兄嗎?
相貌普普通通的樣子,看不出來有多麼才華橫溢啊。
“二師兄,你來啦,太好了。你快出手幫我教訓教訓這個盧照鄰,讓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小玉米看到自己的靠山狄仁傑過來了,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小玉米,既然這位小朋友的經學造詣自認為很深,那我就跟他比一比貼經吧,這算是明經科的主要考試方法了。我要是用明算科或者明法科的東西跟他較量,人家還覺得我是以大欺小呢。”
狄仁傑雖然不屑於跟一個看上去明顯比自己要小几歲的孩童計較,但是為了支援小玉米,自然也不能什麼都不做。
畢竟,他自己如今也不過是一個十一歲的人而已。
再說了,狄仁傑自認為自己的經學造詣一點也不比算學要差,只不過到了觀獅山書院之後,重點學習其他東西了就是。
“呵呵,這可是你說的。郎君既然如此自信,那升之可就不客氣了。”
盧照鄰臉上露出一個詭異的笑容。
貼經可是他最擅長的。
因為這種考試的方式本質上就是選擇所學習之經掩蓋住他的兩端,經文中間僅露出一行,用紙帖遮掩其中部分的字句,以測試應考者記誦經書的能力。
說白了,這就是一道道填空題。
只要把經書上的文章都背下來了,根本不用擔心填不上。
“你就放馬過來吧。你先出題來考我,只要我回答正確的次數不比你多,就算你贏了。”
狄仁傑倒是不敢說但凡是自己答錯一題就算是輸了,畢竟《論語》、《周易》、《尚書》、《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孝經》、《禮記》等十幾本書都算是明經科的貼經考試範圍。
他可不能保證盧照鄰會不會挑選幾個冷門的段落,故意難為自己。
所以頂多就只能說是雙方打成平手的狀態,算他輸。
“顏淵問仁。子曰:克已復禮為仁。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郎君,後面是什麼?”
盧照鄰先找了一個比較普通的內容,試一試狄仁傑的本事到底如何。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狄仁傑想都沒有想,直接回答出來了。
這段話的《論語》之中,算是比較經典的對話了。
畢竟後面馬上就跟著“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句名言警句。
“郎君,接下來我要考的這段內容出自《尚書》,你聽好了。”
盧照鄰對狄仁傑能夠回答出自己的第一個問題一點也不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