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烈烈的折騰了長安城百姓好久的鐵料和精鋼價格上漲,有點虎頭蛇尾一樣的結束了。
長孫家帶頭割肉之後,其他跟風的看著不對勁,也都紛紛出手。
一時之間,長安城的精鋼價格,不僅降到了去年初的水平,還比那個要低一兩成。
經此一戰,留下杜荷在家裡默默的肉疼。
長孫無忌也暗暗擔憂李寬什麼時候繼續降價。
作為長孫家最核心的產業,長孫無忌肉疼的不是這一次損失了多少錢財,而是以後鐵料和精鋼再也沒有暴利可言了。
這個損失,長遠來看,可比這一次的損失要大多了。
為了不進一步刺激李寬,長孫無忌甚至暗暗吩咐,要家中子弟近來不要跟楚王府發生衝突,免得局面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而楚王府的鍊鐵作坊,也算是正式的走進了勳貴世家的視野當中。
鋼鐵產業有了突破,李寬自然就想到了一些列的基礎工業。
像是有些小東西,以前一直沒有搞,不是不重要,而是覺得時候不到。
如今,可以考慮搞一搞了。
觀獅山書院格物大廈裡頭,戴全正在給格物學院的學院講述自己對於機械的理解。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機械這個詞是從西方傳過來的,其實不然。
《韓非子》中有這麼一句話:“審於地形、舟車、機械之利,用力少,致功大,則入多。”
這裡面的機械,雖然跟後世的機械不是完全一個意思,但是已經基本接近了。
“機械之利,剛才我已經跟大家說明過了,這也是楚王殿下為何在格物學院下面成立專門的機械作坊,並抽調各個作坊的匠人填充其中的原因。”
有了鋼鐵,自然就要考慮擴大機械的製作。
楚王府的作坊數量,一時半刻都數不清有多少座了。
很多時候,不是這些作坊對機械沒有需求,而是根本買不到合適的機械。
“那下面就請楚王殿下給大家作指示。”
戴全今天是被李寬叫過來的,自然是知道李寬今天來格物書院是有其他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