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不時的有監工揮舞著鞭子,敲打著手腳比較慢的奴隸。
沒錯,就是奴隸!
登州出發的這一段路,八成的人手都是奴隸。
淳于家的捕奴隊從高句麗、新羅和百濟等地捕捉回來的奴隸。
在此之前,淳于家的捕奴隊,主要是捕捉一些年輕的女子和青壯回來,販賣到登州及附近州府。
自從朝廷開始有風聲要修建洛陽到登州的水泥路,淳于家的捕奴隊就加大了出勤力度,每隔幾天就有一船的奴隸從海上而來。
如今,在道路施工現場,至少有超過一萬名奴隸。
淳于難看著眼前熱鬧的施工現場,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水泥路的修建,對於登州府有多大的好處,他還是知道的。
淳于家作為登州土著,自然也能從中獲得大量好處。
水泥作坊、砂石作坊之類的直接獲利就不用提了,就是以後水泥路修建之後的隱形好處,他也是知道一二的。
所以,對於這條水泥路的修建,他還是很上心的。
甚至,都不使用者部和工部派人來監督,登州刺史府就有安排專門的人員每天在工地上監工。
這可是一大政績,誰敢拖自己後腿,淳于難是會發飆的。
“這些奴隸都還聽話吧?”
看著那些穿著短褂在拼命幹活的奴隸,淳于難問了問旁邊的淳于博。
“使君,這些奴隸比我們想象的還要老實,除了剛開始有幾個逃跑偷懶的,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淳于博說出的這個結果,讓淳于難覺得有點意外。
“每天從天亮忙到天黑,又沒有工錢,他們居然沒有什麼意見?”
“確實如此。剛開始的時候,我也覺得奇怪,後面詳細的瞭解了一下,倒是基本明白了。”淳于博在一旁解釋了起來,“這些奴隸,不管是從新羅百濟還是高句麗捉過來的,之前基本上都是過著食不飽腹的日子。可是到了登州,不僅每天給吃飽飯,還有鯨魚肉吃,這種生活是他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淳于博說這話的時候,臉上忍不住露出了一副驕傲的表情。
身為大唐人,我感到驕傲!
“既然如此,那就再向東海漁業購買兩艘飛剪船,擴大捕奴的力度。聽說倭國那邊也有不少的人口,雖然距離稍微遠一些,但是海路已經很成熟了,捕捉難度如果更低的話,也是可以考慮的。”
淳于家的捕奴隊,已經在高句麗等地遇到了發展瓶頸。
沿海地區的村莊,現在的警惕性是越來越強了,並且最近一個月,已經接連碰到過幾次高句麗的官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