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國珍品展落下了帷幕。
所有的金銀都被抬到了兩個專門的房間,由楚王府護衛專門看著。
“王爺,所有沒拿到貨的人都把錢全部付清了,具體的金額還在統計之中。”
九條比李寬還要興奮,今天的拍賣會重新整理了他的認知。
“雖然準確的數字還在統計,但是大體上應該是有黃金三千斤以上,白銀五萬斤以上,只多不少。”
王玄策結合拍賣的價格和貨物的數量,大體上測算了一下今天的收貨。
“這麼多?那豈不是這一次就可以帶回去百萬兩銀子了?”
金銀論斤數,李寬還是有點不習慣。
一斤是十六兩,李寬大概轉換了一下,發現收穫果然很驚人啊。
“王爺,主要是那些瓷器和鏡子實在是太受歡迎了,特別是鏡子,一塊玻璃鏡子,居然可以換到十幾斤黃金,簡直……簡直……倭國人實在是一點都不窮啊。”
“以金銀來論財富的話,倭國自然是不窮的;但是以物質來衡量的話,倭國那是窮的不能再窮了;同樣一兩銀子,在倭國的價值和在大唐是完全不同的。”
“說的也是,倭國就像王爺你說的那樣,有金銀礦山,積累了幾百年,金銀是不會少的。”
雖然九條信一就在旁邊,李寬和王玄策都沒有避開他的意思。
就以九條最近的表現來看,他就是想要下李寬這艘船,也是沒有機會了。
要是沒有了李寬的庇佑,九條家在倭國估計很快就會被蘇我家組織人手聯合瓜分、收拾。
九條信一對此也有清醒的認識。
“王爺,其實倭國有很多土藩,各地的藩主手中也都是有不少財富的,這個貨物,哪怕是每個月來一次,也是能夠賣出去的。”
九條主動幫李寬出謀劃策。
“九條君,你這個資訊很重要。這樣,這次的拍賣所得,你拿五千斤白銀走,以後我們定下一個規矩,但凡是本王的船隊運到倭國的物品,都由你負責去處理,最終本王分給你半成的錢財。”
無利不起早,九條為何抱自己的大腿,李寬心中自然有數。
不會真的飄飄然以為自己王霸之氣來了。
“王爺,半成太多了。王爺從大唐把物品運輸到倭國,需要冒很大的風險,下臣拿半成的一半就可以了。”
財帛動人心,不過九條還算頭腦清醒,知道只有抱著李寬大腿,自己有很多辦法從其他地方撈錢,貿易所得雖然很大,但是這錢燙手,不好拿。
“行,識時務者為俊傑,九條君你以後但凡在倭國碰到什麼問題,都可以找本王幫忙。難波津那裡,本王以後會留一批護衛在那,這個數量會慢慢增多,到時候你有問題,直接去難波津東海漁業的分號。”
出來一趟,差不多就掙了大唐十分之一的財政收入,這種事情,可是比吸王毋還容易上癮,李寬自然不會輕易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