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單憑這個理由肯定還是不夠的,畢竟沒什麼樹木的荒山多的是,不可能都有銀礦。”
姚默三葉知道第二個理由稍微不是那麼有說服力,所以補充了一下。
尉遲環:“還有第三個理由嗎?”
“自然是有的。這裡很早就有少量白銀產出,並且聽說曾經出產過硃砂,這有硃砂的地方,往往就是出產鉛粉的地方,而白銀和這鉛粉,往往是相伴相生的。”
姚默三沒法從化學的角度去分析說明銀鉛伴生礦的存在原理,但是他畢竟是有豐富的採礦經驗,稍微總結歸納一下,還是能夠說出點什麼的。
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理由他沒有說,那就是整個石見國,自己已經待了一年了,除了眼前這個地方,其他實在是不知道上哪再去找傳說中的大銀礦了。
所以,姚默三這次也算是放手一搏,要求尉遲環安排了大量的人手開挖礦洞。
如果還是沒有結果……
“走,我們到洞口看看吧。”
尉遲環站在斜坡上,看著遠處茂密的樹林,一時也沒有其他辦法。
“好的,郎君,正好這礦洞也已經挖了七八天了,我進去看看有沒有什麼發現。”
姚默三是水平最高的匠人,而這個年代挖礦洞,危險性有多大就不用說了,所以尉遲環也是隻準他每天抽個兩刻鐘進去看看情況,其他時間都在外面確認幫工們搬出來的東西。
還別說,這些倭國的幫工,雖然身材矮小,面色黝黑,穿的破破爛爛的,挖起礦洞來,卻是很賣力。
當然,人家賣力,最主要是因為在這裡幹活,管飽!
這就足夠了!
工錢什麼的,那都是浮雲,能夠管飽,對石見國的那些倭國人來說,就已經夠了。
礦洞只有一人來高,倭國的幫工差不多剛好可以直起身子在裡面勞作。
但是姚默三進去的話,就要稍微彎彎腰。
至於尉遲環,就得徹底低著頭、貓著腰走路,所以進去過一次之後,他就明智的不去找罪受了。
進了礦洞,只不過走了七八步,就開始變得漆黑起來,
雖然東海漁業不缺鯨油蠟燭,但是沒有任何通風措施的礦洞裡面,根本就不敢點太多的蠟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