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王是伏允最為信任的大臣,毫不客氣的說,他是吐谷渾的二號實權人物,近年來侵襲大唐邊疆,就是他出的主意。
……
伏允騎在一匹駿馬上面,冒著嚴寒往西北方向而去。
這一次,他心裡有點後悔了。
唐軍在後面緊追不捨,自己已經收到好幾個部落傳來的訊息,好幾路大軍殺進了吐谷渾,要不是自己果斷的放棄了伏俟城,估計都已經被唐軍俘虜了。
“可汗,唐軍長途奔襲,堅持不了多久,如今也只不過強弩之末,只要我們再堅持一段時間,他們自然就退兵了。”
天柱王看到伏允的情緒不是很佳,便在一旁安慰著說道。
“這次不一樣,大唐去年才剛剛出兵,這才過了大半年,再次派遣大軍攻打我國,看來這次是認真的。”
在隋朝的時候,伏允就經歷過吐谷渾幾乎滅國的局面,雖然仗著隋末大亂,重新收服了失地,但是心中對中原王朝的忌憚卻是一直存在。
當然,這種忌憚有點矛盾。
一方面,他也是贊同天柱王提出來的不斷侵襲大唐邊疆州府,虜獲人口和物資,壯大吐谷渾的力量。
另外一方面,他又不敢堂堂正正的和大唐一戰,他知道吐谷渾國力不如大唐。
“不行我們就直接往且末而去,那裡距離伏俟城有將近兩千裡,越是後面,越是荒無人煙,哪怕是我們吐谷渾人也不敢隨便闖入一些無人區,唐軍如果敢跟過來,不用我們出手,老天爺就會替我們收了它。”
“為今之計,只好如此了,只不過這一路的各個部落,恐怕就要遭殃了。”
“可汗,沒關係的,我們可以讓那些部落反抗一下,如果打不過就投降,唐軍一向是不敢濫殺無辜,只要投降了,基本上還能繼續在那裡放牧,無非就是名義上屬於大唐而已。等到王師重新回來,一切就又回到從前了。”
天柱王根據過往的經驗,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好,大軍加快一下行軍,三日後趕到天柱城,補充物資之後立馬往且末而去。”
……
西北高原,空氣稀薄。
哪怕是李寬做了充分的禦寒準備,前鋒營還是有幾十人永遠的倒在了行軍的路上。
“王爺,前方就是天柱王的封地,剛剛朱富裕說一支兵馬已經往西而去,我們在那裡不見得能夠補充多少物資。”
薛禮臉色露出了擔憂的神色,吐谷渾腹地的惡劣氣候,超出了他的想象。
如今前鋒營已經距離涼州超過一千里,跟大總管帶領的大軍也失去聯絡十來天了。
“伏允走的匆忙,一時之間,吐谷渾各部的兵馬不可能都集合起來。我估計他最多帶了兩三萬兵馬,只要我們死死地咬住他們,遲早能收拾他。”
李寬估計的一點也不錯,不管是李靖的北路軍還是侯君集的南路軍,都已經和吐谷渾的兵馬交戰了幾次,這些都是沒來得及往西撤退的部落。
只是,聽了李寬的話,薛禮還是不明白三千多人怎麼對付兩三萬人。
推薦:巫醫覺醒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