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宮的修建是貞觀八年最大的一件事。
天子腳下的長安城百姓,自然也是個個都在討論。
五合居。
郭得志作為招牌說書人,如今是越來越有影響力了,很多長安城的說書人都喜歡跟著他一樣說書。
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已經是一個新說書內容的起源人。
這不,今天他要說的內容就是根據最近各種傳言和他自己看到的一些訊息改編成的說辭,還起了一個略帶誇張手法的名字:“三萬匠人千里赴長安”。
“各位客官,今天我們這個故事啊,要從楚王殿下遠赴登州,救民於水火之中開始。話說前年夏天,登州府接二連三的遭遇天災,百姓食不果腹……”
“楚王殿下跟隨遣唐使去到了倭國,帶回來百萬金銀,併成立了市舶司……”
“聽聞陛下欲為太上皇新建夏宮避暑,楚王殿下主動包攬了新宮建設的所有錢財……”
“俗話說,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楚王殿下一聲令下,各個作坊的幫工紛紛給親朋好友寫家書……”
“就在前天,數萬各地百姓匠人奔赴長安城,據說連玄武門守衛都驚動了……”
郭得志經過這兩年的琢磨,已經發現只要每天關注楚王殿下的傳聞和資訊,就足以為自己提供足夠多的說書題材。
五合居現在不僅讓自己全部拿走客人的打賞,每個月還給自己發五貫工錢,這日子過的,舒服的不得了啊。
而與此同時,剛剛完成分工不久,被帶到了新宮西南角區域的劉家村眾人,也在興高采烈的討論著。
“劉方,我們是已經連續吃了三天肉乾了吧?我感覺我這輩子都沒有吃過這麼多的肉呢。”
劉青一臉幸福的躺在了大通鋪上。
這兩天,雖然訓練的很累,自己也不是很理解為什麼會有王府護衛來組織大家訓練,但是,一想到訓練完了就有肉吃,劉青就覺得渾身充滿了力量。
鯨魚肉、鹹魚,這幾天每天都能吃到。
他覺得自己的日子比劉大郎信中說的還要好。
吃的好,住的地方也乾淨,雖然是臨時搭建的窩棚。
這讓劉青非常認真的對待訓練,對待將作監提出的每一項要求,生怕因為自己不努力的原因被解僱。
“楚王殿下厚待匠人,劉大郎在去年回來的時候就說過了好多次,如今看來,這豈止是厚待啊。劉青,今後我們一定要用心做事,才對得起楚王。”
“是啊,管事的今天也說了,南山建工哪怕是修建完了新宮,也不會解散,會繼續有其他的任務,讓我們好好把手藝練好。”
自己所在的作坊叫做南山建工,劉青已經領到了自己的腰牌。
現在他就等著新宮開始建設後,好好的表現一把。
而懷有和劉青一樣的匠人,幾乎充斥著新宮各處。
大家就等閻大匠一聲令下,開始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