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遊刺殺錄》真的完結了,不會再有狗出來讓你們日一下了。自2016年5月到2022年3月,接近6年時間,通篇300萬字左右,至此宣告結束。你知道這六年我是怎麼過的嗎?我不停的水,不停的水,不停的水,終於水完了……啊哈哈哈哈!
在最後,我會對讀者提出的問題,做一個系統性的解答,不論是群裡的,還是評論區的,或是別的什麼犄角旮旯裡的,是久遠的還是近期的,只要是我能答得上來的,一定知無不言。但是否能讓你們滿意,就不敢保證了。
說說本作最初的框架設想吧,你們一定猜不到,我最初的設想是參考《鐵齒銅牙紀曉嵐》來寫的。一個主角贏弱不堪,但卻嘴炮無敵,而且一身正氣;一個胖子市儈油滑,亦真亦邪,而且非常有錢;一個女主沒有腦子,但很能打。看,多麼相似的架構。
但不知為何我寫著寫著就不對味,以前我都沒多想,還以為個人風格衝突。直到最近覆盤,我才突然恍然。《紀曉嵐》本質是紀曉嵐、和胖子和皇上,杜小月有沒有都照樣演。
當然這只是小問題,我藉此向說明的一點是,最初的大綱架構,這時間的磨損下,不堪一擊。從前作《全敏》的經驗就告訴我,通常幾個月就會有一些新奇的想法,有些想法足以衝擊我的大綱,甚至完全脫離。
這種情況下,如果我照著大綱寫,自己都覺得很平庸,而照著新想法,則逐漸脫離。通常我都選擇後者,大綱豈是如此不便之物。
第一卷大約是軍事演習之前,還勉強在大綱裡,狗頭人篇就已經是整個脫離大綱的產物。至於第二卷,如果要對比以前的大綱,大概只有“學院”兩個字這大綱裡。原計劃只是決定讓凱文這學院裡裝逼打臉而已,就像很多套路文中的魔法學院一樣,反正我覺得到時候我肯定會有新的想法,就沒細設。結果就是完全脫離,如今我甚至找不到大綱這哪兒,物理意義上的找不到。
同時,六年時間也不算短,我本人也這不斷學習和變化。本作開篇之時,我啥也不懂,也就一個只知道玩遊戲的死宅。所以前作只寫遊戲,前作中的現實情節都一帶而過。而本作就不同了,雖然是架空背景,但作為一個合理執行的世界,經濟、文化、軍事、政治等等肯定都不能少,我這才開始學習一些相關的東西。
當然我也沒多用功學,也就看看一些影片,聽一些大佬講座,甚至買了本《他改變了中國》,幾年下來,我的姿勢水平確實有很大提高,雖然具體提高些什麼我說不上來。但抱著這個情節能不能放到裡這種想法,以前很多看不下去的東西倒也能看得挺有意思。
我的學習是邊學邊寫的,這不可避免的導致我的整體朝現實方向靠攏。我不否認最初設定中,樓保勒國確實類似於西幻版本的……哪個啥。但我確實沒打算把整個異界往現實靠,我還打算讓那個啥這異界大放光彩呢。
但我最終選擇這種寫法,理由很簡單,因為我發現沒有現實精彩。嚴密的邏輯,無可辯駁的真實,強烈的即視感等都是現實的優勢,同時再加上猛烈的日狗感和狂放的生草術,這就是《吟遊刺殺錄》了。
當然靠攏現實也有想當大的弊端,首先,他需要勇氣。
講個具體案例吧,最初設定中的歐德將軍,也就是塞因他爸,其實是反派,你們也許看得出來。我原本決定讓塞因和他爸對峙,受過弱者階級洗禮的塞因加上曾經被凱文救過計程車兵,對著歐德將軍瘋狂嘴炮,塞因甚至可以先給自己潑一桶屎,用最堅毅的眼神,最犀利的言語讓他爸折服……
但最終我沒有讓他跳反。為什麼?因為我勇氣不太夠了。
靠攏現實的後果就是很多情節會從現實找原型,就算沒有原型,你們也會下意識去找個原型來。現實軍隊在宣傳上什麼情況大家應該都懂,我的直覺告訴我,如果這麼寫可能引發巨大的爭議和討論,可能出現無端延伸,甚至可能崩盤。所以我就收手了。
而至於參謀,他的級別較低,我的勇氣足夠支付。當然這裡強調一下,既然沒用上的設定,就是屬於廢案。可別強套到角色頭上,他明明沒跳反,老是以跳反的眼光看他,這不好。
有讀者推測我可能有參軍經歷,不錯,眼光很準。當然我不是什麼多優秀的人,基層普通一員。值得一提的是,在我那個單位,“大俠”這個詞原本是傻…的代名詞,但自從我去了之後,“大俠”成了我的代名詞……哈哈哈。
當年軍隊也出過一些事情,也是死了人的大事,傳聞某位高階長官被貶為列兵,他也整天躺在床上,甚至沒人敢踹他的屁股,更沒有人肛他。當然我也只是聽聞,沒有親見,時間也過去挺久了。這邊正巧需要一個反派,就拉一個比較有真實感的。
有讀者憤憤不平,為什麼參謀這麼蠢還活著?因為以我個人的閱歷和經驗判斷,這當時的情況下,參謀應該死不了的。當然我也可以寫死他,對我來說隨筆一揮的事情。但當時總覺得留著他會有用,以後可以拉出來鞭……雖然真到了後面,他的格調又太低,還不如富二代打起來爽。
另一個我欠缺勇氣的事情,那就是第三卷的整個消失。你們應該看得出,如果有第三卷,應該寫什麼。但是大佬還坐著呢,你們明白嗎?讓凱文上去和他搞事嗎?我寫的時候腦子裡會出畫面的,我很害怕你們知道嗎?
吟遊刺殺錄會不會有第三卷,我目前不敢保證。設定還算完整,重新搞個新的世界觀也沒有必要。如果有第三卷,可能以新書的形式開放。不過顯然要等合適的時機,這個時機顯然不是現在,不會是下一本書。你們就當我放了一個衛星在天上飛吧。
講完了這些,我就可以回答一些讀者的問題了。為什麼結局這麼倉促?
從文字數量來說,不算倉促了,300萬了,第一卷和第二卷也基本差不多篇幅。那為什麼會有倉促感呢?有人說是我寫煩了,直接腰斬了。這我不承認!因為我早就寫煩了,至少一兩年前就寫煩了。可見寫煩了並不是結局倉促的主要原因。
我個人分析,主要原因還是大綱缺失。以現實而論,現實永遠沒有結局一說。當然可以選取一些重大意義的時間點作為結局,但由於我靠攏的過於具體,不太容易找這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