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李叱的預料,在黑武人刺殺李叱的計劃失敗之後,黑武人果然開始往外草原方向調動兵力。
而這一切,是李叱早早就已經想到的過程,當然,結果也是李叱早早就想好了的。
孛兒帖赤那在外草原上格外強勢的要求所有部族必須參戰,甚至給各部族定下了出兵的人數要求。
這是李叱派人向他直接授意的事,所以孛兒帖赤那執行起來也沒有絲毫猶豫。
李叱的意思是,不管是中原還是外草原,其實到現在為止還滿是內患。
與其等到這些麻煩在到了必然爆發的時候再處置,不如提前把這些隱患找出來。
黑武人一動,這些隱患必然就會自己往外冒。
所以李叱在給孛兒帖赤那的親筆信裡,明確告訴他,不要害怕草原上有人懷有異心。
只要有人暗中勾結黑武人,那就必須用強力的手段鎮壓。
和西域人的仗還沒打起來呢,大將軍王唐匹敵就在孛兒帖赤那背後,隨時可以支援。
李叱的意思是,有黑武人的內應,那就打內應,黑武人來了,那就打黑武人。
失去了外草原之後,又在漠北荒原那一戰中損失大量騎兵。
所以李叱斷定黑武人不會真的想打,就看孛兒帖赤那如何反應了。
如果是孛兒帖赤那不敢打,步步後退,那黑武人當然要步步緊逼。
可只要孛兒帖赤那顯示出來死戰到底的決心,黑武人必會退兵。
第二年的春天,孛兒帖赤那親自率軍,先後剷除了三個暗通黑武的部族。
然後把他的隊伍就擺在邊界線上,黑武人在和草原人僵持了兩個月之後隨即退走。
這也許都算不上和黑武人打了一仗,但若沒有這一戰的話,外草原的隱患就會一直都在。
靠著強勢的作風和雷厲風行的手段,孛兒帖赤那在外草原的地位越發穩固。
而此時,也已經到了和西域人有個了結的時候了。
四月初,大將軍王唐匹敵率軍往西疆移動,雖然他帶著的只是十萬新兵,可對於西域人來說依然是噩夢一般的存在。
其實正如李叱所言,這一戰根本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經歷了中原大戰,擊敗了無數強敵之後的唐匹敵,去和西域人打,屬於純純粹粹的降維打擊。
黑武人在兵力是唐匹敵三倍的情況下,依然不敵老唐,更何況西域人根本就湊不出他們希望能湊出來的百萬大軍。
當大寧的各路邊軍開始往西疆施壓的時候,西域人內部早就已經分化的亂七八糟。
真心想打的又有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