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計劃一旦開始,草原上就再也不可能有鐵鶴人重新崛起的機會。
那不到三十萬的鐵鶴騎兵,就算是回到草原上,也不會再有人怕他們了。
整個草原,大大小小可能有數百甚至上千個部族,他們現在全都變成了鐵鶴人的敵人。
曾經被鐵鶴人殘忍欺壓迫害他們敢怒不敢言,現在他們非但敢言他們還敢動手。
孛兒帖赤那透過他這一連串的手段,迅速的讓鐵鶴人在草原上再無立足之地。
而此時此刻,那二十幾萬鐵鶴騎兵,在寧軍騎兵不斷的襲擾之下,根本走不快。
好不容易到了外草原的邊界,馬上就要回到草原了,又被涼州鐵騎埋伏。
一場激戰之下,涼州鐵騎殺了鐵鶴上萬人,明明兵力佔據絕對優勢的鐵鶴人卻不敢戀戰,倉惶逃進草原。
他們以為回到草原上,一切厄運就都會過去,誰想到更大的厄運是在他們統治了幾十年的草原上等著他們呢。
這些鐵鶴騎兵一回來,迎面就遇到了以孛兒帖赤那為首的草原聯軍。
一場大戰之後,二十幾萬鐵鶴騎兵,逃出來的不過三四萬人,狼狽的離開草原又回到了漠北。
澹臺器和澹臺壓境父子率領的中原騎兵還在這等著呢,兩面夾擊之下,這三四萬人也沒有能逃過一劫。
自這一戰後,雄踞外草原那麼多年的鐵鶴部,也是外草原最大的部族,就這樣徹底從世上滅絕了。
可歸根結底來說,鐵鶴部的滅亡,和他們部族自己的幾次判斷失誤有著不可忽視的關係。
如果鐵鶴部沒有兩次南下進攻納蘭草原,也就不會讓鐵鶴部到最後只剩下這三十萬騎兵能拿得出手。
兩次南下,他們都是帶著四五十萬鐵騎進入納蘭草原,兩次都幾乎被打的全軍覆沒。
這兩次慘敗後的元氣大傷,才是鐵鶴部被滅族的根本原因。
而他們對黑武人的唯唯諾諾,是他們被滅的另外一個原因。
若他們這一戰沒有出兵漠北,唐匹敵和孛兒帖赤那也一樣找不到機會。
如果沒有這幾次戰爭,鐵鶴部依然是那個能隨隨便便調集六七十萬善戰騎兵的最大部族,那這外草原的霸主依然還是他們。
可這世上,哪有那麼多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