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事幹。
於是決定找點事幹。
在這個地方,找事還能去哪兒找事,當然是雍州啊。
他一開始只是想隨隨便便打幾個小仗,從敵人手裡得到些糧草物資,更主要的是都挨著雍州了,不好歹打打的話,他難受。
結果打起來發現,還挺好打的......
於是,唐安臣留下兩千騎兵在邊疆,帶著八千騎兵攻入雍州。
一路打下來,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以八千兵力,把雍州打穿了。
雖然不是將雍州全境佔領,可這樣打穿了之後,雍州也就沒有誰還敢主動站出來說我想和你單挑試
試。
畢竟前兩個月中,認為自己可以單挑一下子的,都被挑沒了。
唐安臣的隊伍,從最初的八千人,打了兩個月後變成了六萬人。
這支隊伍就出現了蜀州西北,唐安臣還想著,是回去呢,還是繼續往前打呢。
他雖然只是帶兵露了一面,可是蜀州西北關隘的守軍看到寧軍戰旗,確實嚇壞了。
訊息晝夜兼程的被送往眉城,來的越快,嚇的越壞。
裴旗得知之後,經歷過那麼多大風大浪,甚至靠一己之力在中原翻雲覆雨的他,這一次是真的怕了。
若寧軍真的從西北進攻的話,他就不得不分兵馳援。
而他把兵力分到西北去,這邊李叱親自率領的數十萬寧軍怎麼應對?
與此同時,冀州西北。
大將軍唐匹敵的隊伍一路追殺韓飛豹,到了距離納蘭草原並不是很遠的地方。
此時在韓飛豹正前方,是寧軍穩守的城關,出了關就到納蘭草場。
他身後就是如影隨形的唐匹敵,此時擺在他面前的是三個選擇。
第一,拼盡全力攻打城關,打破之後去和鐵鶴部的騎兵匯合,成功的話就可以敲鑼打鼓的慶祝了。
第二,拼盡全力的去攻打唐匹敵的追兵,打贏了之後一切煩惱就都沒了,成功的話,非但可以敲鑼打鼓,甚至可以為所欲為的慶祝。
第三......被前邊關城裡的寧軍和後邊追上來的寧軍按著打,可能就會是寧軍敲鑼打鼓的慶祝一下了。
當然,他也可能想多了,答應了他,還不值得讓唐匹敵去敲鑼打鼓。
不過如果理智一些的分析,從目前情況來看,第三種可能變成必能的機率,比前兩種好像都要大一些。
所以此時韓飛豹也煩壞了。
此時的他,也不得不開始後悔在蜀州得罪了裴旗,如果他不那麼做的話,此時在蜀州和裴旗合力抗擊寧軍,應該還有一戰之力。
這段時間以來,他體會到了什麼叫自尋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