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都已經猜到了的人們,心中還是各有想法。
皇帝要投降了,此時寧王手下大將出現在楚國朝堂上,足以說明一切。
將楚軍兵權交出去,雖然還沒有宣佈國滅,可這已經代表著楚國將不復存在。
澹臺壓境走到大殿正中,筆直的站在那。
“我叫澹臺壓境,從西北涼州來,奉父命追隨輔佐寧王。”
眾人聽到澹臺將軍這個姓氏的時候,已經有人在猜測他和涼州大將軍澹臺器是什麼關係,此時聽聞,一個個面面相覷。
楚軍中,最有影響的兩個人,一個是武親王楊跡句,另一個就是涼州澹臺器。
澹臺家世代鎮守西北邊疆,以一人之力,力壓西域諸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澹臺器的所作所為,要比武親王更改被人尊敬。
武親王四十歲之後領兵打的都是內戰,而澹臺器一生至此,打的都是外敵。
“我有幾句話想和諸位說,不會耽誤諸位太多時間。”
澹臺壓境掃視四周後說道:“諸位心中可能會有一些疑問,我在此解答其中最關鍵幾處。”
“一,有人在想,是否可以降而不戰,願意向寧王稱臣,但不願意為寧王打這一戰,我替寧王回答,不行。”
“二,有人在想,你說不行就不行?大不了出城迎戰之際,我帶我的兵馬突然撤離,你又能如何?回答你們,這一戰你們若退了,天涯海角,寧軍對你們的追殺,不死不休。”
“三,還有人在想,既然你如此咄咄逼人,那
我們就臨陣倒戈,去幫韓飛豹打這一戰,我現在可以告訴諸位,從冀州,青州,兗州,蘇州,荊州更各地調集的寧軍已經陸續趕來,不下百萬之眾。”
澹臺壓境緩了一下,再次掃視眾人:“寧王說,他會記得每個人的好,加倍回報,也不會忘了誰的壞處,百倍奉還。”
“打完這一戰,諸位還有前程似錦,會福廕子孫後代。”
澹臺壓境道:“諸位只需記住一句話,論功行賞,寧王從不吝嗇。”
說完後澹臺壓境一抱拳,有人下意識的回禮,有人還在猶豫不決。
澹臺壓境卻也不再理會他們,他轉身看向皇帝楊競,微微俯身道:“多謝陛下支援。”
此時皇帝還是皇帝,該有的禮數就還是要有。
“朕一直都想見見澹臺大將軍的,對他說一聲辛苦,為朕自己,也為中原萬萬百姓。”
皇帝起身,從高臺上走下來。
他走到澹臺壓境身邊道:“自大將軍徐驅虜之後,澹臺一族時代鎮守西疆,是朕最敬佩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