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軍大營。
李叱站在沙盤前邊,看著唐匹敵在沙盤上推演戰局,老唐的每一次動作,李叱都看的仔仔細細。
如今這戰局已經很明朗,還有一戰之力的從四方變成了雙方。
李叱和唐匹敵還不知道揚州那邊發生的事,畢竟就算揚州那邊也有探子,可還沒有足夠的時間把訊息送回來。
況且,揚州那邊事發突然,連關亭候背後的人都察覺不到,何況是數千裡之外的李叱。
“怎麼樣?”
李叱見唐匹敵放下手裡的小旗子,立刻問了一句。
唐匹敵道:“有些不可確定的變故,但不在韓飛豹這邊。”
他走到一邊喝了口水,指了指沙盤上一處:“其一就是大興城內的楚軍,澹臺能不能壓得住他們,尚未可知。”
他解釋道:“那些楚軍都是拼湊起來的,他們本就沒有什麼團結可言,戰力也稀鬆平常。”
“楚皇一點明確投降的話,那些楚軍士兵大概也就軍心渙散了,澹臺去了之後,這些人可能從骨子裡就不想再打仗,或許會出現大量逃兵。”
李叱點了點頭,這一點他也想到了,所以他才會和唐匹敵商量,讓唐匹敵最少分給澹臺三萬精騎。
有這三萬騎兵在,可以震懾約束那些楚軍士兵,但未必能阻止大規模的潰逃。
因為潰逃不會發生在城內,必然是發生在進攻之前,楚軍隨寧軍出大興城往北進攻,一出城他們就可能跑。
三萬人的震懾力,也比不過幾十萬人潰逃之心。
唐匹敵又指向另外一處:“這裡。”
李叱看了看,那是大興城南邊。
唐匹敵道:“韓飛豹是從梁州繞過來的,梁州節度使曾經是楊玄機的人,但後來我們知道,楊玄機也不過是個傀儡。”
李叱道:“所以在梁州,韓飛豹繞過來的時候,極有可能還會拉攏其他隊伍。”
唐匹敵道:“梁州軍都已經被楚軍收編,可那不是梁州軍的全部,我推測在梁州境內,至少還有五萬以上的可戰之兵,重賞之下,韓飛豹還可能招募不少百姓,這支隊伍他不會輕易讓其露面,而是會藏在大興城以南。”
李叱接過他的話繼續說道:“等到決戰時候,這支隊伍就可以起到扭轉戰局的作用。”
唐匹敵嗯了一聲:“這是兩個比較大的不確定之處,若是澹臺沒能壓住楚軍,這一戰我們勝算只有六成。”
他看向李叱:“若是澹臺壓住了楚軍,但在大興城難還有韓飛豹的一支軍隊,這一仗的勝算只有五成。”
因為一旦打起來的話,澹臺壓境率領的楚軍隊伍,就會被南邊來的敵人包夾。
澹臺壓境那邊一敗,大興城都可能被韓飛豹趁勢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