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未名山這三個字,夏侯琢的眼睛都睜大了些,因為未名山實在說不上有多遠。
因為已經太久沒有人出關往那邊走,所以具體到底多少里路,說不好。
連夏侯琢也只是聽說有百里左右,但實際上,未名山到北山關不過八十里。
有近百年沒有中原人去過那邊了,可是邊軍們對於未名山這個名字,並不陌生。
從北山關出去往東北方向走就是未名山,夏侯琢聽到李叱提起這個地名就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那般冒險才逃出去的敕勒人,會再回到那麼危險的地方?
未名山距離北山關也就百里不到,距離黑武人的大營還能有多遠?也是差不多的距離而已。
“你的意思是,敕勒人居然敢冒險回到未名山躲藏?”
夏侯琢問。
李叱道:“如果是我的話,我會選擇那......未名山那邊山野險峻,基本上沒有人生活,山中有水,林中有獸,躲藏一陣子不是問題。”
“況且,他們最初跑的方向是往西北,黑武人也一定會往西北方向追,若是那些敕勒人會用疑兵之計,分派人馬將黑武人追兵引走,再轉路去未名山,黑武人不會察覺,也不會想到他們就躲在那麼近的地方。”
“再者......”
李叱看向夏侯琢:“如果他們想向我們求援,未名山是最合適的地方了,畢竟也要考慮入關。”
夏侯琢嗯了一聲:“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說明敕勒人的首領,是個頗有些雄才大略的人。”
李叱:“你這樣變著法的誇我,我覺得力度還可以在大一些,我接受的了。”
夏侯琢:“呸!這是我變著法的誇你嗎,這是你變著法的想讓別人誇,不,這是奪誇之恨。”
“未名山......”
餘九齡看向遠處那依稀可見的山影,總覺得這名字有些熟悉,但一時之間想不起來到底為何熟悉。
似乎是看出來餘九齡在想什麼,夏侯琢走到他身邊解釋了幾句。
“前些年,大楚北伐,數十萬大軍就是在未名山下幾乎全軍覆沒的。”
聽到這句話,餘九齡的心忽然就疼了一下。
如果沒有那次慘敗的話,大楚應該也不至於加速崩壞,導致後來各地義軍頻頻舉事。
當今皇帝楊競的爺爺,明明那麼平庸甚至可以說愚蠢,卻偏偏自負的離譜。
他覺得自己有可匹敵大楚太祖皇帝的才能,想建立不世之功,所以親征北伐。
那數十萬楚軍精銳損失殆盡,大楚一下子就失去了柱石一樣,再加上那位皇帝不甘心失敗,居然還想著第二次北伐,所以橫徵暴斂,這才導致民怨沸騰。
“其實......”
夏侯琢伸手往北指了指:“最初的時候,大楚的北疆不在這,而是在更往北很遠的地方,叫做珞珈湖。”
餘九齡問:“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