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幾位德高望重的先生在看過之後臉色全都變得凝重起來,然後還要湊到一起竊竊私語一陣子,說話的時候最好再時不時的看看那碗,看看雁北城。
最終他們經過商量後得出結論,這個碗,居然是上古神話時期的東西,無法估算其價值。
雁北城當然喜出望外,於是就順口問了問,這東西運寶齋收不收。
運寶齋當然想收,如此寶物,不想收才怪。
可是幾位先生又湊在一起竊竊私語了一會兒,一臉心疼又遺憾的表示無能為力。
因為什麼呢......因為運寶齋財力不足,確實收不起。
這時候雁北城就顯得有些失望了,於是運寶齋的人就給他出了一個主意。
這東西價值連
城,運寶齋收不起,但是運寶齋可以牽線搭橋,聯絡富商來看一看。
大概一天之後,這位在豫州城裡也算是很有頭面的富商就到了,在仔細聽過運寶齋的幾位先生介紹之後,他就記住了幾個字。
這東西,是傳世之寶,可謂神器。
於是他就試探著問了問,五十萬兩賣不賣啊。
雁北城就說,五十萬兩當然不能賣啊,價值連城的傳世之寶,五十萬兩賣了的話豈不是很虧。
於是在運寶齋的斡旋下,雙方在一系列討價還價之後,最終定價在八十萬兩成交。
至寶歸了那位富商,運寶齋收取了一成的鑑定費用,也就是八萬兩。
拿了七十二萬兩的雁北城當然也很開心,畢竟這碗只是他花了五兩銀子買來的。
不久之後,這位富商就因為得到了緝事司的特殊照顧,生意做的越來越大,逐漸壟斷了一個行業,而且絕對不會被官府查辦。
不久之後,雁北城把玩著又回到他手裡的那個碗,對假扮成叫花子的那個手下欣賞的說了一句幹得不錯。
所以,這件事的因果關係到底是什麼?
當然,此事純粹是為了舉例而說,在此鄭重宣告與雁北城無關,與運寶齋無關,與那位富商和那個手下有關無關,以後再看。
大部分接觸過這個行業的人,都知道一些運寶齋這樣的地方如何獲利。
所以運寶齋這樣的地方能拿出來十幾萬兩銀子,著實也不算什麼讓人驚掉下巴的事。
李叱帶著幾口大箱子離開運寶齋,裡邊滿滿的都是黃金。
在運寶齋的夥計護送之下回到客棧,並且一定會被運寶齋的人嚴密監視起來。
至於運寶齋的人為了價值十幾萬兩銀子的黃金會不會殺人滅口,這誰又能說清楚呢。
客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