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也就罷了,李默是真的沒想到陳慶生也不讓他走。
工人,廠裡面的管理層,甚至是陳慶生都不同意李默走。
李默有些為難的說道:“陳主任,我……”
“你什麼都不用說,大道理我都知道,而且你沒有編制,這麼下去肯定不行我也清楚。所以我也好跟你協商,今天我就是縣裡直接授權跟你談,我可以告訴你,我是全權代表。”
陳慶生非常正式的跟李默談。
李默想了想,然後說道:“請坐,那就在大家面前公開談。這樣也好!”
陳慶生坐下之後,李默就坐在他的對面。
在一旁觀望的路北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陣仗,今天的場面對他的刺激很大。
一個能做生意,會做生意的人全天下不少。
但是一個會做生意的人能讓人如此愛戴,如此不可或缺的。確實萬中無一。
路北分析李默和其他人的不同,比如說蘇雅諾。如果她走,他相信沒有人會願意留她。
她雖然和善,但那都是表面的。她的骨子裡面沒有捨己為人的東西,沒有氣節,更沒有大局。
李默在來之後,做的都是讓人不能理解的東西,他看似吃虧,但是這些虧都是為了讓老百姓佔便宜,然後得到了擁戴,得到了認可。最後扭虧為盈,他將生意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雙贏。
這不是一個零和的遊戲,沒有勝負,而是雙贏。
真的不容易!
路北默默的看著只有十七歲,都沒有到十八歲的他。
平常看來,根本就讓人無法弄清楚,李默的魅力何在。
但是當他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讓大家過上好日子,而且從內到外的發展,從原來的絕望到了有了希望。開始有了勞動和拼搏的動力一刻,他沒有收割韭菜。
他雖然還是在牟利,但是他的牟利是在教會大家更多的基礎上,開拓大家的眼界,增加大家的知識。他透過教育改變了大家的認知。讓更多的人跳出了
那個放羊娃的死迴圈裡!
當大家有了閒錢之後,第一的想法就是用在教育上,雖然錢是讓李默賺走了,但是結果是大家的子女有了更多的知識,可以去參加工廠勞動,可以去用自己的知識創業改變自己的生活。
在這個創業的黃金時代之中,他們吃到了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的紅利,哪怕是一點點也會吃的滿嘴流油!
李默的成功不在於他割韭菜,而在於他是雙贏的割韭菜。
收割韭菜的時候,還讓下一茬的韭菜長得更好!
路北在這一刻發現,原來賺錢也能讓人如此心甘情願,讓人感恩戴德。
陳慶生淡定嘆了口氣,他輕聲說道:“開門見山,我們有一個設想,我們願意用食品廠和青山縣的市場來換起興公司的投資。這算是我們安東市的第一次對內的招商引資,雖然沒有先例,但是我們願意做這個敢吃螃蟹的人,我們青山縣的所有人願意承擔這個風險。”
“我們的要求只有一個,三年內,我們要丟掉貧困縣的帽子,只要你答應,我們願意為你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