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不說,朱常洛尚在宮中的時候,就遇到過皇帝的詔諭被六科封駁的情況,甚至可以說,若不是那一次的封駁,恐怕朱常洛也沒那麼容易出宮……
可巧的是,如果朱常洛沒記錯的話,那一次六科聯合,封駁三王並封的旨意之時,也是這位張貞觀大人牽的頭。
不過那時,他還是禮科的都給事中,沒想到過了幾年,竟然輪轉到了兵科。
“嗯,殿下,奏疏是今晨送達的內閣,不過卻是並未分到臣的手中票擬,待得臣看到這份副本之時,奏疏已然送往宮中御覽,過午時,宮中傳出口諭,召內閣大臣,兵部尚書,兵科都給事中張貞觀明日入宮覲見,命殿下一同前去!”
經過這段時間的冷靜,李廷機總算是壓下了心中的急躁之意,緩緩將事情的過程說了個清楚。
說起來,這份奏疏沒什麼特殊之處,御史科道官的奏本,朝廷每天都能收到十封八封的,李廷機一開始也沒什麼在意。
但是等到宮中傳諭,詔命一干大臣明日入宮的時候,李廷機就察覺到,事情恐怕沒那麼簡單了。
緊急將奏疏副本調出來察看之後,李廷機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
概因這份奏疏,彈劾的不是一般人,正是如今風頭正勁的東宮太子,朱常洛!
這位兵科都給事中,在奏疏當中言辭十分尖利,言道太子借整頓軍務之名更換三大營將領,大量安插底層軍官,恐有不臣之意!
幾句話看的李廷機冷汗直流,這個張貞觀在朝中向來不是什麼好名聲,出了名的說話口無遮攔,連皇帝他都頂撞過不下七八次,是個又臭又硬的脾氣。
但是誰又能想到,他這次竟然將矛頭對準了東宮,而且言辭如此不加遮掩,恐有不臣之意?這話也是能隨隨便便說的嗎?
更讓他心中不安的是,皇帝對於此事的重視程度!
換了別的時候,這種奏疏遞上去,最大的可能就是留中不發,但是這一次,皇帝意外的重視此事,早上剛剛將奏疏送進宮去,正午時分就傳出了詔諭,要召見這麼多朝中大臣,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最麻煩的是,張貞觀在奏疏當中列舉的例證,皆是朱常洛這些日子在三大營當中推行的各項政令,並無一絲不實之處。
若說有什麼不妥的話,大概是他說話太過直接,不帶一絲遮攔。
正是因為如此,李廷機才會如此著急,深夜將東宮的幾個心腹屬官召集起來,又急忙命人去將朱常洛請回來。
不過和李廷機的急切相比,朱常洛倒是看不出什麼情緒波動,沉吟片刻,再度細細的將奏疏看了一遍,皺著眉頭道。
“諸位先生,可查清楚了,這奏疏是張都給事中一人所上,還是背後有什麼其他的勢力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