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明謀天下> 第八百一十四章:會試同考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一十四章:會試同考官 (2 / 3)

或許這個說法有些難懂,但是換個說法就好懂的多了,入值文淵閣,乃是閣臣的差事,也是閣臣最核心,最明顯的特徵。

譬如李廷機李大人,他的全套職銜是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入直文淵閣李廷機。

前頭的禮部尚書是加銜,提品級用的,中間的東閣大學士是職務,代表了他真正該上班的衙門是內閣,當然,有時候也被用來當做內閣的排名,但是最後一個,入直文淵閣才是最重要的,這是差遣,有了這個差遣,才代表著他真正擁有了作為閣臣的實權,參贊機務。

具體來說,就是預聞軍國大事,票擬奏疏!

也就是說,葉向高的這項任命,可以簡單粗暴的認為是……他入閣了!

就這麼輕描淡寫,大明朝的核心權力機構,就多了一個人,雖然說還沒有正式的職務,但是都有了差遣,名頭還會遠嗎?

當然,面對著這樣的任命,一干老大人縱然心中震驚,也無話可說,因為天子做的沒毛病……

首先,內閣大臣的任命和朝廷普通的官員不同,這是唯一一個不需要經過吏部銓選,而全看皇帝中旨而定的官職。

所以說首先在名份上來說,天子的確有權力這麼做。

其次就是現實情況,內閣的現實情況是,如今五位內閣大臣,有四位都已經年逾七旬,要不了多久就要致仕了。

而且更嚴重的是,他們四個人的年紀都相差不多,不過兩三年而已,也就是說,他們致仕的時間也差不多。

也就是說,最多再過三年,內閣就會一次性離去四位閣臣,其中還包括首輔和次輔兩個核心人物,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難不成偌大一個內閣,只留李廷機一個人不成?

所以說,此事須得早作打算,怎麼打算?自然早早預備好增補內閣的人手,從這個角度來說,如今調人進入內閣,也恰當其時。

至於人選方面,葉向高唯一的弱項就是資歷,但是要知道,在內閣當中已經杵著一位李閣老,他和葉向高的升遷之路幾乎完全一樣。

天子王師,詹事府少詹事,帝黨的大佬,二人的成長軌跡幾乎一模一樣,而李閣老已經入閣數年,任誰想要拿葉向高的資歷說事兒,也要考慮考慮李廷機,畢竟你總不能說這內閣大學士李廷機當得,葉向高就當不得,更不能說李閣老入閣是違反了朝廷慣例,畢竟當初調李廷機入閣,乃是先皇一力堅持,如今先皇已逝,誰敢跳出來質疑李閣老入閣的合法性,一頂蔑視先皇的大帽子壓死你!

所以對於葉向高的任命,老大人們儘管震驚,但是消化了片刻也很快就接受了,說句實話,一朝天子一朝臣,換了其他的天子登基,內閣這個時候早就換了一遍了,當今到現在才首次想要調自己的親信入閣,已經是很仁至義盡了。

如果諸位大佬們沒猜錯的話,這一次恩科結束,憑藉著同考官的資歷,葉向高名副其實的日子也就不遠了,而隨著新人的入閣,內閣的格局必將產生新的變動,一時之間,眾大佬頓時有些感嘆,平靜許久(?!)的朝堂,又掀起一番新一輪的爭鬥了……

當然,如果說葉向高的任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話,那麼郭惟賢的任命就真的是驚著,應當說,以皇帝對於浙黨一貫的態度,能夠同意朱閣老的舉薦,將郭惟賢選入同考官,已經是很給面子了。

但是升任為左副都御使,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要知道,左僉都御史是從三品,左副都御使是正三品,僉都御史一般來說是外出巡撫的掛銜,從這一點來說,其實也能看出浙黨的衰敗,偌大一個浙黨,作為後繼力量著力培養的人物,竟然被正三品這個坎兒卡了這麼多年。

雖然和僉都御史只有一字之差,官品也只差了一小階,但是副都御使,可是正正經經的都察院佐貳官,尤其是在這個時候,都察院只有萬世德這麼一個掌印官的時候。

郭惟賢這個左副都御使,完全能夠成為都察院的實權人物,也就是說,天子的這個任命,其背後的意義,僅僅比剛剛隱喻葉向高入閣的意義弱那麼一點點。

左副都御使,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能夠夠得上朝廷大佬的級別,能夠和一些弱勢點的六部尚書比肩。

更重要的是,為什麼?

郭惟賢在浙黨當中的身份,人人都心知肚明,如果不是他風頭正勁之時遭遇父喪,不得不歸鄉守孝三年,有浙黨在背後撐腰,他如今至少應該是六部掌印官之一。

而當今對於浙黨的態度,一直是不冷不熱,甚至隱約有打壓的跡象,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在帝黨和浙黨的鬥爭當中,但凡帝黨落了下風,天子就會出來拉偏架,但是浙黨吃了虧,天子卻是置若罔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