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繼山?
聽到這個名字,孫丕揚臉色一沉,望著李廷機的目光也多了幾分莫名。
“好大的口氣,你可知道沈繼山是誰?”
倒是李廷機不怒反喜,反問一句。
“士林中人恐怕還沒有人不知道嘉禾先生之名吧?”
孫丕揚的確算得上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但是再難啃的骨頭,也並非沒有破綻,若論官位,李廷機的確沒有那個能力助孫天官。
但是除了這官位之外,孫天官身上,卻也並非沒有可以下手之處。
比如說,他現在提到的這位,南京左都御史沈思孝,便是孫天官最大的死敵,沒有之一!
說起孫天官和沈思孝的淵源,還要追溯到萬曆二十三年的京察,沈思孝此人,乃是隆慶二年進士出身,歷任刑部主事,番禺知縣,太常少卿、順天府尹等職,素以敢言直諫,不畏強權而聞名。
張居正當政之時,沈思孝就曾因上本彈劾張居正奪情起復而榮獲了廷仗之刑,被髮配充軍,從此在士林當中聲名鵲起,爾後張居正被清算,沈思孝被召回起復為順天府尹,時有宦官犯事,刑部顧忌天家顏面,寬宥其罪,卻被沈思孝力主嚴懲,他本人也因此而在士林當中廣受好評,被譽為直節之士。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人因為曾被充軍,所以在軍事方面頗有建樹,早在朝鮮之役以前,倭國遣使求和之際,沈思孝便曾經上本力主開戰,反對和談。
以至於在地方巡撫之時,更是以仗義敢言而聞名,到萬曆二十三年,已經進位為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協理戎政,可謂風光一時。
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在士林風頭極盛的清流正臣,卻和孫天官結成了死仇!
萬曆二十三年,本是孫天官主持的第一次大規模的大計,當時的孫天官還剛剛成為吏部尚書沒多久,一年多的時間,堪堪將吏部掌握到了自己的手中,也準備大展一番拳腳,卻不料正是這場大計,差點毀了他的仕途。
事情的緣由其實很簡單,當時浙江布政使司右參政丁此呂被人舉報貪汙官銀,好巧不巧正被雄心勃勃的孫天官碰上,於是孫天官便按照規定,將丁此呂罷黜為民,永不敘用。
這本來是一件無比正常的事情,大計當中,官員升降都是最普通不過的事情,但是孫天官卻沒想到,這個丁此呂雖然操守不怎麼樣,但是卻有一位至交好友,這個人就是沈思孝!
丁參政得到自己即將被罷黜的訊息之後,立刻就跑到了沈思孝的府上求救,並且信誓旦旦的宣稱自己是被冤枉的,沈思孝當時也正值風光之時,自然要為自己的友人出頭,於是他動用自己的科道的人脈,讓一個名叫趙炳然的御史上本彈劾文選司郎中處事不公,以權謀私。
而蔣時鑫是孫天官的心腹,這件事情他本來就是秉公處置,結果卻被人反咬一口,孫天官頓時就火了,直接出面護犢子,連遮羞布都不講究了,直接上本參奏沈思孝庇護丁此呂,干擾大計。
這下事兒鬧大了,從小小的一個地方官的升遷轉調,變成了吏部尚書和右都御史兩位大佬之間的頂牛。
雙方都不是好惹的主兒,鬧了又鬧,吵了又吵,鬧得不可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