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機被架在火上烤這件事情,在不同人的眼中看到的東西都不同,李廷機無疑是看的最清楚的人,或許他沒有葉向高的訊息來源,但是他對於局勢的判斷和把握,卻是葉向高難以企及的。
“李兄的意思是,吏治?”
葉向高苦苦思索了片刻,卻是不得要領,只得開口問道。
其實這一點卻不難想到,李廷機方才說了,今上登基一共做了三件事,第一件和朝局變動無關,那麼和朝局變動有關的自然是後兩件了,不過葉向高雖然猜透了李廷機話中的意思,但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不錯,吏治!”
李廷機點了點頭,繼續解釋道。
“先皇在位時,元輔便有意在吏治上有所作為,但是先皇並不支援,故而一直擱置,而如今天子繼位,正是需要整拾朝綱之時,自然也就和元輔走到了一起,那一日在大朝會上,楊漣上疏彈劾吏部尚書孫丕揚,便是因此,陛下既欲收拾吏治,第一要務自是要將吏部握在手中!”
葉向高微微頷首,這一點他也看出來了,但是這和李廷機又有什麼關係呢?若是他仍舊是帝黨的領頭人,自然要衝鋒在前,但是如今自身難保,難不成還想在這次整頓吏治當中得利嗎?
對於葉向高的這種想法,李廷機自然是清楚無比,當下開口反問道。
“進卿可曾想過,陛下要整頓吏治,還需要做些什麼?”
“還需要做些什麼……”
葉向高皺眉,仔細的咀嚼著這句話,忽的靈光一閃,道。
“自然是摸清楚朝堂之間各個勢力的脈絡,分清楚真心效忠陛下之人,和陽奉陰違之輩,如此方能對症下藥,整肅朝綱!”
整頓吏治,向來不是一個單純的事情,除了清除官場之上的害群之馬外,最大的作用就是清除異己,基本上新君登基,都會對吏治來上一刀,不過他們更多的是想要借整頓吏治之名,安插自己的親信掌握朝局,穩固地位。
但是這一次,天子卻是做的巧妙,以至於連葉向高先前都未能看清楚天子真正的用意。
“不錯!整肅朝局,是歷代新君都必做之事,但是今上天資聰慧,卻是借了元輔之手來行此事,以至於滿朝上下,都未曾意識到天子的用意!”
李廷機也是喟嘆一聲,他也是這數日之間,將朝局仔細推演了數次,才得出了這個結論,實在是天子的這個煙霧彈,放的太好了。
眾所周知,元輔一直意圖在吏治上有所作為,先皇之時,元輔便曾數次力陳肅清吏治之法,眾臣對此心知肚明,甚至對於元輔所上的奏疏內容都瞭然於心,所以當今和元輔聯合之後,眾臣便下意識的覺得,肅清吏治一事,應當是由元輔主導,天子輔助。
而元輔的政治方針,眾臣心中都清楚的很,一向是以求穩為主,吏治改革也更多的是在具體事務上進行,所以眾臣都放鬆了警惕。
但是李廷機作為在天子身邊呆了最久的老臣,他幾乎是第一時間就意識到,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尤其是當天子下了那份“加恩”詔書的時候,李廷機更是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他沒有葉向高的訊息來源,但是這也為他的推演降低了難度,天子不是會受制於人的性格,關乎吏治的大事,天子必然要藉此機會將朝堂上心懷不軌的人都懲治一番,而如此一來,便需要一個誘餌,一個能夠將所有對天子心懷不滿的人引誘出來的餌料。
而就在這個時候,他李廷機卻是傻乎乎的撞了上去,自然也就成為了天子丟擲來的誘餌,換句話說,東林一事只是讓天子下定了決心而已,即便沒有他們,天子也會找機會試探朝臣,他李廷機只是恰逢其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