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卿收斂思緒,卻是笑了笑開口道。
首輔老大人既然出了面打圓場,他也不好不給這個面子,何況方才孫尚書說完之後,就朝著他遞了個歉意的目光,顯然是有所苦衷,並非有意冒犯。
趙世卿也不是什麼氣量狹小的人,順水推舟的就將此事揭過去了。
不過他這最後一句話,卻是引起了眾人的興趣,這第一把刀到底應該選在哪,可是個需要好好討論的話題……
要知道,這施行的地方選在哪,可是跟派誰去息息相關啊!
這一條鞭法既要推行,就必須成功,這算是在場一干大佬的共識,不然的話,他們拿什麼去勸皇帝罷黜礦稅。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次撈政績的差事,自然是都想攬到自己這邊。
“老夫之見,既然是要彌補國庫用度,自然要選個稅賦大的州府,而且須得是產糧大府,不然的話難以看出效果!而我朝稅賦,有半數仰仗東南,其中以蘇州府最重,松江府、嘉興府、湖州府次之,常州府、杭州府再次之,若要選擇,無非此地而已,其他諸地可緩行之!”
趙世卿輕聲開口道。
說罷便閉口不言,他自然清楚,這樣的大事雖然戶部的話語權重,但是已經不是戶部可以自己決斷的事情了。
就像朝廷在銓選重要的閣部大臣的時候,也不會全權交付到吏部的手中,而是由吏部提出候選名單,爾後經過廷議敲定具體人選。
如今恰好是廷議,所以趙尚書簡單的提了幾個候選的地方,便等著其他人開口表態了。
“蘇松道乃稅賦重地,不可輕動,常州府和杭州府又稍顯分量不足,故而老夫以為,應選嘉興府或湖州府較為妥當!”
趙世卿話音一落,沉默許久的內閣大學士李廷機便開口道。
眾人心頭一動,頓時想了起來,照朝廷慣例,外派到地方的差事,須得遵從家鄉迴避的原則,免得大臣們到了地方上,一是各種人情關係,辦起事情來束手束腳,二是防止官員和地方士紳勾結,瞞哄朝廷,所以無論是官員外放還是到地方辦差,駐蹕衙門不得在家鄉周圍的五百里範圍內。
而趙世卿點出來的六個候選之地當中,蘇州府,松江府,常州府屬南直隸,而嘉興府,湖州府,杭州府隸屬浙江道。
李閣老這話,針對的意味很明顯啊!
要知道,在場的某閣老可是浙黨的帶頭人,手下的人有大半都出自浙江……
“此言差矣,朝廷既已定下大政之策,便當選一重稅之地,彰顯朝廷決心,豈可畏首畏尾,老夫以為,當以蘇,松二府擇一而行之!”
被針對的朱賡朱閣老絲毫不讓,針鋒相對道。
眾臣再默,蘇松道乃國之重地,事務繁雜,非德高望重,資歷深厚之輩鎮不住場面,而以某末位閣老為帶頭人的帝黨,在朝堂之上,最欠缺的就是資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