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王府。
送走了王錫爵和陳矩,朱常洛回到殿中,眉頭卻是緊緊皺起。
雖說他在王錫爵的面前態度堅定,但是他卻知道,詹事府的事情,可不好辦!
唐文獻此人固然比不得沈一貫那般勢大,但是翰林學士這個名頭,也不是好招惹的。
事實上,他能夠說動王錫爵親自前來當這個說客,本身就已經說明了他的能量,可不是隨隨便便一個人,都能請的動老首輔的。
或許在實權上面,唐文獻此人不足為懼,但是朝野之上,卻不能只看實權的,大明雖然沒有明文規定非翰林不得入閣,但是的確有許多閣臣都是從翰林院當中出來的。
甚至有些閣臣,是直接在翰林院輪轉之後入閣。
而作為翰林學士,唐文獻本是最有希望入閣的大臣之一,一旦轉遷出翰林院,最少也是部院的侍郎之官,若是外放,必定是一方大員,可見翰林學士的含金量。
更重要的是,唐文獻掌管翰林院,就代表著他和朝堂當中大部分的大臣都有交情,甚至是以後的閣部大臣,恐怕也大多數會出自翰林院。
朝堂之上最重關係網,而唐文獻手中的關係網,顯然是十分龐大的。
加之他如今還是兼管詹事府事,詹事府官職名單這一關,是無論如何繞不過他去的。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想,唐文獻這麼做也不是沒有道理,原本詹事府這些年已經是翰林院兼管,基本上成了翰林院的勢力範圍。
現在要獨立出來,算是從翰林院的碗裡搶食兒,唐文獻自然會有所動作。
當然,若是換一個人來當太子,其實也不會有這種事情。
概因往常的時候,就算是詹事府重開,遴選官吏也是從翰林院當中遴選,不過是從一個地方換一個地方而已。
而且有了太子的詹事府,只會比翰林院更加炙手可熱,從龍之功,只要搭上了就是一片坦途,誰不心動!
但是朱常洛不同,旁的皇子成為太子,手中一窮二白,自然是悉聽尊便,從翰林院選擇官員,會是一幫不錯的助力,畢竟翰林院的官員,都是科舉選拔出的最精英的人才。
而朱常洛卻是先受封親王,然後再受封太子。
也就是說,在他正位東宮之前,他已經有了一幫自己的班底,儘管這個班底如今還拿不到檯面上來,但是毫無疑問的是,這些人才是他的心腹。
而詹事府重開,壽王府的舊臣,必定是要佔上一席之地的,但是唐文獻的安排,卻是盡數將詹事府的官員按照往常的設定,全部安排了翰林院的官員。
這就是朱常洛無法容忍的了,太過貪心的結果往往是……什麼都得不到!
既然如此,就讓他來瞧瞧,是他這個老資格的翰林學士手腕硬,還是朱常洛這個新晉的太子殿下技高一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