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沈一貫的這一招來的甚是凌厲,三言兩語之間,便拿捏到了朱常洛的要害,不論如何,朱常洛如今不過是皇子,而不是太子,沈一貫這是在告訴他,如今的朱常洛,還沒有插手朝局鬥爭的資格。
作為如今文臣集團名副其實的二號話事人,堂堂的內閣次輔,他有這個底氣!
而且事實上,如今的朝堂局勢和前些年已經有了很大的差別,朱常洛正位東宮,一直是浙黨的政治目的,但是到了最後,這個大桃子卻被王錫爵和方從哲給摘走了。
浙黨這麼多年的辛苦幾乎白費,加上朱常洛對沈一貫素來不怎麼感冒,便讓浙黨的許多官員對於朱常洛的態度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這一次的內閣鬥爭之中,朱庚旗幟鮮明的站到沈一貫的身邊,便是最好的證明。
要知道,同為浙黨的大佬,沈一貫和朱庚平日裡的政治態度也未必完全一致,而他們兩個站到了一起,只能說明浙黨對於朱常洛的態度也不怎麼好……
這種種原因之下,方從哲覺得,朱常洛這個時候應當適當的放低姿態,畢竟冊封才是大事,餘繼登如今把持禮部,他要是想在這件事情上搗亂,容易的很,尤其是在皇帝態度不明的情況下。
倒是朱常洛淡定的很,對於方從哲的建議不置可否,每日裡仍舊繼續讀書,仿若什麼都沒有發生一般。
不知不覺間,時候已經悄然來到了夏天,但是朝局卻仍舊晦暗不明,對於餘繼登的奏疏,內閣爭執不下,最終只得進宮請皇帝最終裁決。
皇帝的態度很明確,奏疏駁回,命禮部照常準備大婚事宜,算是一錘定音,為事情畫上了句號。
但是更有意思的是,就在奏疏批覆之後,緊接著皇帝便詔命內閣,言道禮部侍郎餘繼登忠心體國,賞銀百兩。
這兩道處置一下,頓時讓朝野上下議論紛紛,各種猜測紛至沓來。
比較靠譜的有兩種,一種是皇帝為了顧及皇家體面,駁回了餘繼登的奏疏,但是心中對壽王殿下不滿,故而又賞了餘繼登。
而另一種則是完全相反,覺得皇帝既然沒有同意餘繼登的奏疏,只能說明皇帝心中仍舊欣賞壽王殿下,至於
賞賜餘繼登,不過是因為要照顧次輔大人的情緒罷了,畢竟餘繼登是次輔大人線上的人。
朝廷中各種流言滿天亂傳,朱常洛卻是施施然的來到了都察院,此刻,衷貞吉等候已久。
“參見殿下!”
衷貞吉迎上前,微微欠身,拱了拱手道。
朱常洛亦是笑呵呵的還禮,神色之間絲毫看不出京城當中已經因為他的事情而炸了鍋。
“殿下倒是好心情,老夫可是聽說,內閣最近有人提出,說平倭之戰當中,有大方向的戰略失誤,而且還有訊息說,這個打法是殿下給邢侍郎和李總兵提出來的……”
兩相落座之後,衷貞吉便開口問道。
這京城當中向來是藏不住事兒的,但是有些訊息,卻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知道的。
就像衷貞吉所說的這件事情,明顯是內閣內部的私下討論,在形成確定的決議之前,一般是不會被外人知曉的。
“捕風捉影罷了,平倭之戰該如何打,又豈是那些只會紙上談兵之人誇誇其談之事,更何況如今是大勝,又不是大敗,那些人這麼做,恰恰證明他們已經黔驢技窮,無計可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