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生耕作多年,依您看來,此物畝產量能有多少?”
儘管早已經清楚了答案,但是朱常洛還是忍不住要確認一番,畢竟他手中小東西還不到收成的時候,眼下只有一部分是淺淺的紫紅色,大部分都還泛著綠色,明顯是不成熟的標誌。
“殿下,此物十分合適江南種植,就目前的狀況來看,畝產至少能夠達到兩千斤……”
番薯是徐光啟親自培育的,他自然是清楚的很,在心中略微估量了一下,謹慎的開口道。
“那就好,先生且好好培育此物,這一窪地的產出全部做種子,若是能夠推廣成功的話,必能使天下再無饑饉之憂!”
朱常洛緩緩冷靜下來,開口說道。
只要有這東西在,總算是可以解決饑荒產生的影響了。
不料見到朱常洛這般激動,徐光啟反而有些憂慮,頓了頓開口道。
“殿下,此物尚屬首次試種,不知功效如何,有無其他反應,貿然推廣的話,恐怕……”
作為一個研究農事多年的人,徐光啟自然嘗試過引種新的作物,但是無一例外基本上都失敗了,有的是因為不合氣候,有的是因為畝產過低,有的則是因為種出來以後難吃,甚至是讓人產生各種副作用……
所以他很清楚,一種新的作物必須要經過各種測試,才能推廣,而且推廣的過程必然是艱辛的很,畢竟想要讓百姓們改變習慣,接受一種新的作物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徐先生考慮周全,本王佩服!不過本王沒有想錯的話,此物既然是從福州府傳到先生手中,那想必福州府已經開始種植了吧?若有不良的反應,朝廷想必早已知曉,但是如今都沒有訊息,想必定是沒有太大的副作用,先生若是還不放心的話,何不將您那位從呂宋帶回此物的同鄉請來王府一敘,此物引入大明,乃是功在社稷之舉,本王也想見見,是何等英傑,為本王立下如此大功!”
朱常洛呵呵一笑,開口說道。
記憶的閘門一旦開啟,朱常洛便想起了前世曾經看到的很多記載,番薯此物,的確是從萬曆年間傳入大明的,而且和其他東西不同,它剛剛被呂宋帶回,就受到了福州府人民的追捧,歸其原因,是因為福州府丘陵縱橫、紅土處處,只有小片平原和盆地可以種植稻米。
不僅田狹民稠,並且土地貧瘠、零碎,雖然貿易往來十分廣泛,但是其地的農民卻終年飽受饑饉之憂,而番薯這種既不挑地,產量又高的作物一經傳入,立刻受到了追捧,而算算時間的話,福州府和平安府的距離很遠,既然能夠傳到徐光啟的手中,只能說明這種東西已經在福州府大面積鋪開了。
至於這東西的副作用,朱常洛更是清楚的很,不能多吃,不然很容易引起脹氣,泛酸等不良反應,但是這都不是問題,這些都是可以解決的。
倒是徐光啟所說的推廣方面,讓朱常洛有些頭疼,中國的農民向來都是一個固執的群體,尤其是江南魚米之鄉的農民,種慣了大米和麥子,讓他們貿然接受這等非果非實的作物,倒真是一個難題……
ps:下一章十點發~(未完待續。公告:筆趣閣APP安卓,蘋果專用版,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進入下載安裝 appxsyd 按住三秒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