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感到底是正規科舉出身,場面活應付自如,笑著說道:“在下曾有州府任職的經歷,這方面的事情並不陌生,對我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國師有何需要,只管吩咐下來,保證做好。”
楊雲目前正在接收軍政權力,接見朝廷安排的劍南道採訪使、各州刺史、各縣縣令等,暫時他沒有自己的幕僚班底,只得將公孫感這樣有經驗的官員暫時留在身邊充任,以便人盡其才,他還準備把楊釗從美洲帶回來打下手。
建立自己的行政班底很困難,畢竟李隆基沒有為他準備相關的人員,而楊雲之前也沒有太多做官的經歷,建立一套完全屬於他的班底也就是奢談,想要人手非得自己去找尋並慢慢培養不可。
如今留滯洛陽城的李白可以算一個,他在過蜀道時曾向李白去過書函。
李白急於施展政治抱負,只要委其以節度使府判官之職,想來李白不會拒絕,此時應該已啟程趕往蜀地,暫時不用操心。
……
……
一連幾天,楊雲都在忙著完成接收之事。
跟劍南道以及益州主要官員見過面,楊雲初步瞭解了現在益州乃至整個劍南道的情況。
南詔叛亂對大唐南疆有影響,但影響只是侷限於一小塊地方,吐蕃人即便在會野城一戰中獲勝,但在之前的戰事中折損了元氣,連續組織數次反擊,都在羅巖州城下碰壁,只好扶植南詔作亂。
六詔現在名義上統一,但其餘五詔並沒有完全滅國,使得南詔雖然頻頻出兵攻打姚州西部數個城池,但基本是雷聲大雨點小,因為內部叛亂此起彼伏,南詔王皮邏閣得把更多精力放在內部事務上。
楊雲要做的便是徵調兵馬平定南詔,重新將洱海周邊地區收歸大唐治下。
這是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情,但可惜唐軍幾次征討均鎩羽而歸,最多一次在南詔王城大和城葬送了七萬兵馬,名將李宓投洱海殉國。
南詔地形地貌極其複雜,成為楊雲領兵出擊的難點。
打鐵還得自身硬,既然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在手,楊雲便需要更為強大的武器裝備,才能將這場沒有把握的仗打好,不至於陰溝裡翻船。
楊雲現在手握兵權,先去了本部團結營,召見直屬於他的將校,然後向一萬四千名官兵訓話,要求將士嚴加訓練,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隨後,他又分別從益州周邊抽調府軍到益州,徵調民夫,準備組成五個擁有兩千兵馬、兩千民夫的混合隊伍,進駐營地後直接透過空間門分別到南美大陸建立營地。
營地選址已經有一段時間,順著安第斯山脈由北向南分佈,將來發展起來,各營地會逐步連在一起,到那時他就可以成為南美洲的王,然後再逐步染指中美洲和北美大陸。眼下他正苦心研究的是威力更為強大的火器。
不是普通火銃。
普通火銃的原理很簡單,短時間內便完成研發並實現批次生產。
只是製造出的火銃威懾力不高,有效殺傷範圍連五十步都不到,許多時候要到十步距離才有殺傷力,而且填裝彈藥時非常麻煩。
楊雲身邊畢竟有“能人”相助,這大大縮短了研發新武器的時間。
之前鍊鋼便充分運用了吳元和張鏡彥的能力,現在楊雲研究新式武器,便將吳元調了過來,不惜留楊玉環一人在洛陽玄女宮。
現在楊玉環那邊,他已經不怎麼擔心了。
畢竟沒人能把楊玉環的肚子剖開來看看,見到肚子隆起,一切症狀都是孕婦所有,那只有等分娩時才知道是真是假。
楊雲之前留吳元在洛陽皇宮,更多是照顧楊玉環的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