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此時學精了,並不在皇帝面前力保李瑛,他明白李瑛被廢是大勢所趨,牆倒眾人推,連他這個一向以維護朝廷穩定為準則的保守派大臣,也在這關鍵時刻選擇了沉默。
而在太子人選上,形成三皇子李亨和十八皇子李瑁兩個不同意見。
不過此時二人的名字,還分別為李浚和李清。
張九齡等幾名保守派大臣力主推崇由李亨來接替太子之位,而李林甫則跟韓休等人則舉薦李瑁繼任。
本來李林甫等人勢微,但因高力士暗中相助,再加上李隆基在新太子人選問題上舉棋不定,左右搖擺,才讓大臣們爭論激烈。
最後依然沒商議出結果,眾大臣出宮後,李隆基形容憔悴,眼睛裡佈滿血絲,因立儲之事他耗盡心力,到現在累得幾乎連頭都快抬不起來了。
“陛下,您完全可以等明日朝堂上再行商議,何必如此辛勞呢?”
高力士感覺很心疼,一邊為李隆基揉肩,一邊關切地說道。
李隆基嘆道:“朕的家事,當然得朕來操心,太子辜負朕對他的期望,致人心惶惶,如今只能早些定下新儲君人選,讓朝野安心,朕不能因家事而動搖國本。”
到此時,李隆基仍舊對大唐有較強的責任心,明白這天下是他的,若他自己不幹活,沒人可以確保祖宗基業安穩,不過現在他已處於睿智和昏聵交替的邊緣。
“可陛下……唉!”高力士還想勸說什麼,忽然想到這幾天皇帝因李瑛的事而鬱鬱寡歡,好似變了個人。
高力士也難免覺得是自己擅作主張,導致太子被廢,才令皇帝如此頹廢,心中更加不忍。
李隆基道:“朕這兩天也不知怎的,精神欠佳,總是神思恍惚,眼冒金星,有時候身上還抽搐個不停,太醫都看不出問題來……對了,楊天師煉丹如何了?可有丹藥進獻?”
最近李隆基並沒有服用別的道士給他煉製的丹藥,因為別的丹藥中含有鉛、鋁、金、銀、汞等對身體有害的重金屬,眼下的他更像是戒斷反應,只是他自己不知道罷了。
“陛下,哪裡有那麼快?何況最近這事情繁多,怕是楊天師不能專心煉丹。”高力士連忙為楊雲推脫。
李隆基擺擺手道:“也罷,朕先回去休息!”
李隆基剛起身,或許是因為起來得太急,再加上身體太過虛弱,竟然一時沒站穩,又一屁股坐下來。
高力士去攙扶都來不及,只能眼睜睜看著李隆基重重摔在地上。
“陛下……”
高力士這下心疼壞了。
李隆基並沒摔得太重,勉強站起來,感慨道:“朕或許是真的老了吧,再不趕緊尋求天道庇護,只怕最後也要跟許多名留千古的帝王一樣,身歸黃土……朕不甘心吶。”
李隆基表現出一副很怕死的樣子,但終究不過是無病呻吟。
“陛下,老奴這就給您傳太醫。”高力士急忙道。
“不必了!”
李隆基阻止高力士的舉動,一伸手道,“太醫來能做什麼?還是快去把楊天師請來,朕希望從他那裡得到一些啟發。”
“啊?”
高力士大惑不解。
隨即想到,楊雲之前在李隆基面前展現太子李瑛謀逆那一幕太過震撼。
或許現在皇帝想從楊雲那裡再窺探一下天機,讓楊雲幫他看看,自己是否能成仙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