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雲作為參與者,卻沒有大的利益糾葛在裡面,楊雲能佔據場面上的主動也是情理中的事情。
咸宜公主很清楚楊雲的態度,用請示的口吻道:“母妃,之前廢黜太子的計劃便是楊道長提出,以他之意,以請君入甕的方式,讓太子陷入迷局,從而生出異心,讓父皇看清楚他的本來面目……事情便水到渠成了!”
“若一切都按楊道長的計劃來,那就必然由他主導!”
咸宜公主的話,稍微為武惠妃扳回一些場面……主要是咸宜公主在李林甫面前提出,楊雲是廢儲事件的始作俑者。
不管此事跟楊雲你利益糾葛大不大,既然是你提出,那事敗後你楊雲就要承擔最大的責任!
看起來扳回一城,但事實呢?
別說楊雲,李林甫都能看明白,你說是楊雲提出的,那就是了?
皇帝會相信你們?
與廢黜全不相干之人卻要承擔最大責任,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當皇帝耳聾眼瞎什麼都看不懂?
可問題是,這計劃確實就是楊雲提出來的,就這麼匪夷所思!
楊雲表現出對太子除之而後快的態度,這一點確實沒人看得懂。
武惠妃以為掌控楊雲的命門,仍舊無比強勢:“楊道長,你作為方外人,本不該牽扯進此事中,既然你先提出來要廢儲,且具備一定可行性,本宮才會聽你的,開始謀劃此事。本官才是成敗之關鍵,一切自然都得聽本宮的,怎能讓本宮聽命於你?”
楊雲冷漠地問道:“惠妃不打算讓在下主導?”
武惠妃冷笑不已,反問道:“你說呢?”
楊雲臉上露出釋然之色,搖頭輕嘆:“本想策劃一番,讓事情得以順利實施,既然惠妃娘娘對在下抱有戒心,且無絲毫信任可言,那在下何必非要摻和進來呢?”
“你什麼意思?”
武惠妃聽楊雲之意,真要退出了?
楊雲道:“惠妃娘娘請放寬心,即便在下不摻和此事,也不會將事情洩露,因為這對我毫無利益可言,在下先告辭了。”
這下其他三人面面相覷,都不知道該如何辦才好。
之前楊雲表現出積極的樣子,主動到皇宮來見武惠妃,以為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誰知現在一言不合就退出,實在太過草率了!
始作俑者退出,事後會毫無責任?
沒人能看懂楊雲的真實想法。
咸宜公主提出質疑:“你想讓我母妃屈從?你也不好好想想,你一個剛入朝的不入流小官,怎能隨隨便便就替別人做主?讓所有人聽從你調遣?這可能嗎?”
楊雲很想說,我知道你們不會聽我的,所以我才會提出這要求啊。
我就是要退出,你們奈我何?
秘密進行的事,你們還能張揚開不成?
要不你們就把我扭送到皇帝跟前,說我意圖廢黜太子,然後被你們知曉,拿我問罪?
看看皇帝信不信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