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對李隆基做了一番警示,隨即便冷漠地道:“該說的都說完了,皇帝,你可以回去了。”
李隆基忍不住往前走了兩步,想靠楊玉環更近一些,結果沒等他跨出第三步,就感覺身體不由自主往後退,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給推開。
“皇帝,你想冒犯我嗎?”
楊玉環冷笑著側目看了過去。
李隆基急忙解釋:“朕……朕只是想近距離瞻仰上仙風采,並無冒犯之意……朕……這就離開。”
剛才被無形力道推開之事,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對李隆基的影響很大,這個當了二十多年的皇帝深刻地認識到,眼前這個芳華絕代的美女是神仙,不能褻瀆,哪怕只是神仙在人間的化身,也受天道規則庇佑,屬於高高在上的存在。
等李隆基帶著高力士離開,楊玉環強裝鎮定地嘆息一聲,隨即警惕向左右看了一眼,沒發現異常,便恭敬地衝著玄女像膜拜一下,然後起身,轉而換上笑顏,看向裡屋方向。
“四郎,出來吧。”
楊玉環微笑著招手。
楊雲從屋子裡走了出來。
之前發生的事情,都是他精心策劃,由楊玉環付諸實施。
“四郎,果然如你所言,我把皇帝嚇唬一通,他以為真有上天降下懲罰,唯唯諾諾,嚇得不行。看來這一招挺好使的,以後有什麼事情你直接告訴我,我還用這種方法嚇唬他。”
楊玉環沉浸在威懾李隆基成功的愉悅中,這是一種比大唐皇帝還要高一等的權勢膨脹,讓她有種揮斥方遒的快感。
楊雲笑道:“姐姐能活學活用,確實很厲害……不過現在姐姐做的,是能讓大唐長治久安的好事,弟弟沒有利用姐姐的意思。”
楊玉環白了楊雲一眼:“我能不知你的心思?你是修道者,以慈悲為懷,而且你現在跟張丞相站在一起,他說的總歸沒錯……”
別的不說,楊玉環對張九齡非常推崇,因為張九齡在民間聲望高得驚人。
這時代文人掌握了話語權,張九齡自小就聰明敏捷,九歲知屬文,十三歲能寫出好文章,二十九歲登進士第,得宰相張說賞識,誇獎他的文章“有如輕縑素練”,能“濟時適用”。其後張九齡宦海幾經沉浮,中樞和地方輪替,足跡幾乎遍佈大唐各州府,作的詩也隨著他的腳步流傳天下,名聲逐漸達到頂峰,為民間稱頌。
人云亦云,楊玉環也以為張九齡是完人。
楊雲道:“時候不早,我該走了。”
“這就走了?姐姐……我還想跟你說說話呢。”
楊玉環表現出一副依依不捨的模樣。
楊雲愣了一下,隨即明白過來,楊玉環對自己的依賴加深了一些,對成仙的期待開始看淡。
想象也能理解,最初一門心思成仙,可在長期對著神像祈禱無果,發現成仙變得遙不可及時,便想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