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到了春風巷,李白前來迎接,不過跟李白同行的還有個四十來歲,頭戴尖頂虛帽,身一身豔麗的絲綢長袍,腰束玉帶,裝扮近乎“奇裝異服”的男子。
楊雲跟李白見禮後,李白代為引介:“楊兄弟,這位是來自西域的胡商阿布,具體叫什麼名字我也不知道,你稱呼他阿布便可。”
那胡商用蹩腳的漢語道:“這位想必就是享譽洛陽的天師楊道長,幸會幸會。”
楊雲對胡商並無多少好感,畢竟安史之亂後,西域漢人的遭遇太悽慘了,把非我族人其心必異這句俗語演繹得淋漓盡致。
停好馬車,一行前往春風巷時,楊雲悄聲問李白:“太白兄為何要引介胡商阿布給我認識?”
李白趕緊解釋:“楊兄弟莫要以為我是假公濟私,其實他是大娘的客人,我跟他正聊有關買胡女之事,恰好碰到楊兄弟前來。”
之前楊雲跟李白說得很清楚,平時以朋友交往便可,不用什麼“天師”、“國舅”的稱呼,他也怕李白引介很多別有用心的人來見他,讓二人的關係變得不那麼純粹。
“胡女?”
楊雲大概知曉這門生意,之前想買他高度酒配方的霍木鐸也做這營生,就是把西域的女人送到中原來變賣。
這跟大唐境內的歌姬、舞姬的人口販賣生意一樣,大唐相容幷蓄,對外族人並不排斥,西域人一向以能歌善舞著稱,大唐的有錢人對於異域女人充滿好奇,而西域女人也想見識大唐的富庶,買賣也就有了市場。
李白笑道:“其實我也有心買一些,不過這次純粹是幫大娘洽談,你也知大娘舞藝精湛,希望把一身本事傳承下去,需要很多好苗子,中原女子身段雖好,但狐媚畢竟不如胡女,大娘便想從這些胡商著手,挑選些天資好的回來培養……”
經李白這一說,楊雲終於明白過來,原來公孫大娘在挑選徒弟啊!
這時楊玉環湊過頭問道:“胡女跟大唐女子到底有哪些不同?不都一個鼻子兩隻眼?”
李白擺擺手:“胡女之奧妙,非親身接觸不能領會,這位楊公子一看就不好此道,說了也就無趣了,還是等楊公子親身體會過其中妙處,便有答案。”
楊玉環微微蹙眉,看了楊雲一眼,顯然對李白這番話不高興。
楊雲心說,李白你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跟我姐姐說要“體會胡女奧妙”,她真有那能力“體會”?
這世上大才之人,對於聲色犬馬之事本就熱衷,楊雲不去跟李白說及太多,很快人便到小樓下面,只見門口立著一女等候,並不是公孫大娘,看起來要年輕許多,約莫二十歲許間,姿色絕佳,恭敬地向楊雲和李白行禮。
“這是九娘,她在大娘手下學舞已有十年,已得大娘舞藝真傳。”李白引介了一下。
楊雲對那女子點頭,那女子再次回禮。
以之前楊雲對這些歌舞女的瞭解,公孫大娘手下女子多以數字為名,比如說李十二孃,聽李白解釋的意思,這個九娘在公孫大娘徒弟中估計排序第九。
到了二樓,並未見公孫大娘倩影。
阿布道:“李相公不是說能在此見到大娘?生意還是當面跟大娘談為好,不知她是否可以現身?”
李白擺擺手,道:“今天只談風月,不做生意,我們此來只是單純欣賞大娘表演。”
楊玉環急切地問道:“大娘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