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回到貞觀殿時,李隆基悶悶不樂坐在窗邊的地席上,目光呆滯,許久沒換過動作。
高力士上前低聲招呼,李隆基這才側目看著他,又重重地嘆了口氣,一句話沒說,卻把鬱悶二字清楚地寫在臉上。
“陛下,您寬心些,娘娘這不沒事?您出關後,要麼見見大臣,交託兵家之事,又或者到內宮,找幾位娘娘陪您飲酒,還可以在宮裡舉行一場盛大的宴會,開懷痛飲……”高力士對皇帝非常忠心,眼見皇帝難過,他也跟著傷心,便給李隆基提主意。
李隆基擺擺手:“不必了,朕今天去找玄女,剛吃了閉門羹,哪裡還有心思吃喝玩樂?力士,你說朕會不會得罪了玄女?”
“應該……沒事吧。”
高力士安慰道,“這不玄女娘娘並沒有怪責陛下?再者說了,玄女觀那位……不是化身嗎?楊天師進去跟娘娘說過,娘娘並無怪責之意啊?”
李隆基道:“若非玄女上仙對朕有怒,何故避而不見?朕自作主張進到玄女觀內,即便被臣民知曉,也會責備朕求道之心不夠堅定,更何況是上仙?”
“陛下寬心些,有事的話,上仙一定會警示您。”
高力士只能出言安慰,再無其他良策。
李隆基又是唉聲嘆氣,突然想到什麼,問道:“送天師出去了?他……他半道上可有跟你說什麼?諸如在朕面前不方便說的話?”
高力士終於知道為何皇帝讓他親自送楊雲出宮,感情是要他私下打聽訊息,回來好通稟。
李隆基通情達理,知楊雲作為臣子,又是道士,在皇帝面前或許有需要回避的地方,但私下跟高力士交流就容易許多。
“沒有,天師並未談及其他,他還……囑託老臣好好照顧宮裡的玄女娘娘,想來他對今日之事也茫無頭緒。”
高力士回想了一下,仍舊是知無不言。
李隆基點點頭,嘆道:“朕對道家崇尚,但似有用心不誠之處,朕想過,一定要讓天下人都明白朕對道家的嚮往,以後科舉錄取天下賢才,一定要考校應試士子對道家學問的理解,若其中有才能卓著者,朕可破格錄取。”
“啊?陛下……這……”
高力士聽了皇帝的決定,覺得不太對勁。
皇帝堅定地說道:“此事朕便如此決定了,順帶看看朝中誰對道法之事很瞭解,朕一併提拔重用,至於朕的這位小舅子,就是楊天師,朕準備安排他更重要的職位,讓他可以指引我大唐臣民,一心向道。”
……
……
高力士感覺事情有點失控。
皇帝似有走火入魔的傾向,一人對道家嚮往也就罷了,現在是要讓整個大唐子民都要求道,那不意味著以後大唐要做官,必須先學習道法?而道法精深的官吏不問治理事務能力,都能得提拔重用?
如此一來,大唐豈不亂套了?
本來高力士在皇帝面前從來都是直言不諱的,可在這種問題上,他還是選擇保留意見,沒當面提出來,主要也是知道皇帝正在興頭上,破壞皇帝的興致並非好事。
當晚皇帝在內宮設下私宴,不用說是因為在楊玉環那裡受了委屈,便找來其他妃子尋求慰籍。
高力士奉命去兵部通知出兵細節,同時擬定詔書,委任張守珪出兵,而他先見的是在出兵事宜上跟他站在一起的黃門侍郎李林甫。
高力士在私宅見到李林甫。
李林甫在高力士面前,恭敬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