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雲對於宮內的事情知道不多,現在才知道李隆基居然有沒事喜歡“閉關”的獨特嗜好。
說是閉關修煉,但關起門來到底做什麼,不足為外人道也。
“那……請示一下惠妃娘娘如何?”楊雲試探地問道。
李瑁瞅了楊雲一眼,神色越發難看:“問題是我連母妃面都見不到……好像她跟父皇一起閉關靜修了。”
閉關還要帶寵妃,至於這閉關到底做什麼,那就不言自明瞭。
楊雲心道:“什麼閉關,就是關上門,酒池肉林,不想會見大臣,也不想過問朝事,為偷懶的行為找個藉口罷了。一代明君,眼看著開始放縱自己,往深淵墮落,大唐也就此走下坡路。”
李瑁用求助的目光望向楊雲,問道:“楊道長,你覺得我該怎麼辦才好?”
楊雲攤攤手:“規矩在那兒擺著,該請示還是要請示,陛下是否知悉是一回事,我們做不做是另外一回事。但既然陛下讓殿下主持法會,那殿下有資格做決定,一切還是要順著張果天師的心意進行,他不能在東都久留,讓法會提前舉行無妨。”
“若父皇知道了,不是……”李瑁話說了一半就頓住了,但楊雲卻知道,對方是怕被李隆基知道後怪他擅自做決定。
楊雲笑了笑,安慰道:“無妨,或許陛下就希望殿下能自己做決定呢?”
“哦?”
李瑁將信將疑。
李瑁沒什麼主見,有關主持法會之事從未經歷過,不知其中關節。
楊雲卻很清楚,所謂法會不過是皇帝找個由頭把天下著名的道士聚攏過來開個大會,體現出道士再有能耐也要臣服於他,這就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在這基礎上,只要李瑁做事不失格,都不會被皇帝問責。
李瑁這個人最不討李隆基喜歡的一點便是優柔寡斷,他只要能果決一些,便會讓李隆基對他高看一眼。
在楊雲鼓勵下,李瑁終於鼓起勇氣,道:“既如此,那就三天後舉行道家法會……大空觀準備齊備,但父皇不允,那最好是……”
“我倒覺得,放在大空觀舉行最為妥當。”楊雲再次打斷李瑁的話,又為其做了一回決定。
“啊!?”
李瑁一聽猶豫了。
楊雲道:“最能體現陛下對道家禮重的地方,不就是大空觀嗎?若是擔心出什麼問題,可以讓工部臨時對大空觀做一番裝飾,法會舉行當日,再為陛下準備一處高臺,可以在上面俯瞰全場,到時陛下自會對壽王刮目相看。”
“這個……這個……”
李瑁支支吾吾不知該如何回應。
王籍看了有些著急,道:“殿下不用擔心,若怕準備不好的話,就讓我師兄來籌備,我師兄做事乃一把好手。”
李瑁知王籍身份來歷,清楚這是王昱嫡子,算是門閥子弟。
李瑁釋然點頭:“那就麻煩楊道長了,我這邊要趕緊入宮問問,希望父皇這兩天能出關……”
……
……
楊雲沒在翠綠小居停留太久,帶著王籍出來,接下來要去見松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