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大唐楊國舅> 第二〇三章 應制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〇三章 應制詩 (1 / 3)

洛陽皇宮,集賢殿大殿,早早便佈置起案桌和燭臺,無數的宮女和太監穿梭其間,尚未入夜,已有賓客相繼前來。

集賢殿又名迎仙宮、集仙殿,為武則天晚年敕命建造。

武周後期,武則天寵幸張易之、張宗昌兄弟,如此尚嫌不足,於天下廣選美少年,入內供奉,創設控鶴監、丞、主簿等官,另擇學士才人,作為陪選,用司衛卿張易之為控鶴監,張昌宗等為控鶴監供奉。

武則天除臨朝聽政外,就是與這班供奉官在迎仙宮飲酒、博局戲為樂。

開元十三年,唐玄宗於迎仙宮內宴請中書省、門下省官員、禮官及學士,他看到滿座人才濟濟,寬慰之餘,玄宗當眾表示,神仙的說法虛無飄渺,朕不採信,賢才是幫助我治理國家的根本,集仙殿應改名集賢殿。

從此之後,迎仙宮正式更名集賢殿,同時殿內的麗正書院改稱集賢書院,集賢書院是大唐最大的藏書館,舉世最恢弘的文化殿堂。

開元年間的李隆基尚是開明君主,勤於政務,舉行宴會基本是遍邀朝臣,同時並不忌諱談論國事。

不過朝廷廣開言路,面聖很容易,大臣也就無須在宴會上犯言直諫,如此一來,宴會氣氛顯得異常詳和熱鬧。

張九齡和裴耀卿來得較晚。

此時很多大臣已先行抵達,見到二人,都圍攏過來行禮問候,尤其是很多不常見宰相的官員,難得在年後有機會見到左相,都趁機前來熟絡一番。

張九齡不太熱情,他在朝多年,對於朝中科舉出仕或者素有才學的官員,以笑面迎之,偶爾還會駐足寒暄兩句,但對於那些靠裙帶和世襲祖萌上位的官員,則明顯疏遠,見面時打招呼也只是微微點頭示意,只有部堂才能得他勉強拱手一禮。

當日與平時宴會有所不同,天下十道朝集使均至東都向皇帝覆命,這些人也在宮宴受邀之列。

因張九齡是各道採訪使、朝集使設立的動議者,又是當今左相,他到來時,這些朝集使都不由向他湧過來,想跟他談談自己所在地區的情況。

至於剛剛當上黃門侍郎的李林甫,則因這些朝集使阻隔,連跟張九齡照面打招呼的機會都沒有。

被忽略在旁,令初登高位的李林甫分外丟臉。

李林甫回到席位上,悶悶不樂半晌,待有人過來跟他恭賀升遷時,才勉強擠出笑容。

……

……

宴會都快開始了,李隆基依然沒有現身,這時一眾皇子在侍衛陪同下,出現在集賢殿門口。

當首便是太子李瑛,除此之外尚有鄂王李瑤、甄王李琬、光王李據、永王李璘和壽王李瑁。

李隆基此番到洛陽,並未將所有皇子和公主帶上,大半都留在長安。

諸皇子落座,忽然有鼓樂傳來。

大殿兩側的宮廷樂師開始演奏《小破陣樂》,這是李隆基根據《立部伎》中《破陣樂》改編而成,作為宮廷宴會的開場樂。

伴隨樂曲聲響起,四名身著金甲冑的宮女從紗帳後出來,於場地當中翩翩起舞。

王公大臣們皆起身相迎。

李隆基在武惠妃和咸宜公主一左一右陪同下,從大殿門口走了進來,路過之處王公大臣皆躬身行禮。

李隆基來到主位前,轉過身面對王公大臣,樂曲聲停,舞女撤回,李隆基擺擺手示意道:“諸位卿家,入席吧。”

眾王公大臣一齊行禮,先等李隆基和武惠妃坐於主位後,他們才相繼落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