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所得?不是你之前有過詳細學習和領悟?”本來楊雲非常實在的回答,在咸宜公主聽來卻覺得不可思議。
楊云為避免以後經常有人找自己探討道法,屆時無言以對,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先把咸宜公主的嘴堵上。
楊雲道:“我所修道法,可說是野路子,師尊從未詳細傳授過道家經典,一切都是靠自己的理解和領悟,道法也是入世修行日積月累所致。”
“哦,我明白了,其實這世上並沒有道,只是有人頓悟,這才得道。”咸宜公主眨眨眼問道,“是這意思吧?”
“公主聰慧,一點就透。”楊雲恭維道。
“那是,我不是笨人,這有何難參悟的?哈哈,沒想到跟你聊一會兒,我對道法的理解居然有大幅提升……看來母妃之前推薦你當我幕僚,非常英明神武。”咸宜公主高興地說道。
一個後世讀初二的小姑娘,終於在長輩面前露一回臉,難免有一種小女兒家的竊喜,如此一來,她逐漸失去防備心理,慢慢接受楊云為朋友。
“走吧,我們好好參觀一下萬安觀周邊……這裡可是遊玩的好地方,春暖花開時節,非常熱鬧。”
……
……
咸宜公主帶著楊雲出了萬安觀,路上偶爾問問道法上的事,楊雲都能輕鬆應付。
面對這麼個對道法一知半解的小姑娘,楊雲用一點辯證唯物論就可以裝出道法高深的模樣,而他態度謙和,無形中又讓咸宜公主增加了對他的好感。
楊雲對咸宜公主卻是敬而遠之。
哪怕咸宜公主如同鄰家小妹,奈何身後跟隨的十幾名侍衛清楚無誤地告訴他,這是皇帝寵愛的女兒,不是普通人。
萬安觀外一百多步的地方,咸宜公主指著前面一片灌木叢道:“這是萬安觀的花地,春夏時節來此地,百花爭豔,文人雅士趨之若鶩,可惜現在看不到。”
楊雲回頭看了眼萬安觀,心想:“確定那些文人雅士是為了賞花而來?別是為了道觀裡面的俏麗道姑吧?”
咸宜公主好像個孩子,衝進灌木叢中,近距離欣賞那些正在吐芽的花木,正興致勃勃,突然聽到遠處馬蹄聲傳來。
一群人縱馬而來,並不是之前遇到的太子一行,而是另外一群人,這些人不帶兵戈,身著儒袍,靠近後楊雲發現前面那位正是之前初次遇到李瑁和咸宜公主時見過的楊洄,歷史上咸宜公主的駙馬。
“公主,這麼巧,你也在此地?”楊洄從馬背上跳下來,渾然不顧那些伏地的花苗,穿著馬靴,橫衝直撞地一路踩踏過來。
說是巧遇,但怎麼看都很刻意。
楊洄身後跟著十二三個年輕士子,全都油頭粉面,在楊雲想來,這也是楊洄刻意為之,之前武惠妃給兒子和女兒徵幕僚,現在不用說,這些就是幕僚候選人,楊洄帶過來給咸宜公主瞧瞧。
咸宜公主打量楊洄,笑著問道:“你倒是哪兒都在……沒事出城作何?還在萬安觀碰巧看到,別是聽了什麼風聲,自己跑來的吧?”
顯然這位公主非善茬,發現楊洄好像狗皮膏藥般總往自己身邊湊,便能猜出其中貓膩。
“公主誤會了,此番真是巧遇。”
楊洄解釋道,“這不已開春,在下帶了幾個朋友出來踏春賞景,尋個吟詩的意境。張老登令公,以和詩為題,只有唱酬詩體得當才得拜謁,天下士子誰不想能應題,以拜張令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