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坊內亂成一鍋粥。
董奇容派出的役夫,沿著坊內大街和曲巷,拖著燃燒草料的馬車各處遊蕩,同時還有人一邊敲鑼打鼓,一邊大喊大叫:“走水嘍!走水嘍!”
百姓半夜裡被吵醒。
空氣中瀰漫著濃郁的煙火味,許多人披著衣服走到外面的天井裡一看,半邊天都被映紅了,也不知火頭在何處。
家裡男丁驚疑之下,出門來打聽情況,被役夫告知所有壯丁一律要被徵調,參與滅火。
“把家裡的婆姨、老人和孩子都帶出來,出門躲避!”役夫大聲喊道。
這時代的房屋都是木質結構,大火一燒就是一片,必須要一邊組織澆水滅火,一邊拆除部分房屋,形成隔離帶,阻止火勢蔓延。
各家各戶沒法繼續入睡,外面太亂,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他們寧可隨大流,聽從役夫的話出門暫避。
家裡男丁把竹竿和水盆等救火工具帶上,一家老小在簡單收拾後走出家門,不想剛出門,便有等候在旁的役夫刷漿糊貼上封條。
“這是什麼意思?不是說要救火麼?”
家裡的男丁跟熟悉的役夫爭論。
役夫道:“這是董坊主的安排,防止有人進入各家偷竊,人必須留在室外,三五成保,各家老弱婦孺都要充分動員起來。”
“那救火呢?”男丁問道。
役夫匆忙去封下一家的門,邊跑邊喊:“只管帶東西到坊主家門前的空壩集合!”
在大唐,男丁即便不服兵役,每年也要完成必要的勞役。
服勞役在城裡基本是以坊為單位,現在是坊主徵調,說有火災,需要動員所有人參與救火,男丁們沒有資格質疑,囑咐家裡人兩句,便帶著救火工具,往董奇容府宅奔去。
……
……
上林坊一片混亂。
看著來往奔跑的人群,楊雲無法判斷各家是否會聽從徵調,把人疏散到空曠地帶。
“仙人,已按您的吩咐,把坊內各戶人家引了出來,男丁都往坊主家去了,其實……讓他們留在各自的曲巷,維持秩序不是更好?”
先前董家名叫宮長生的護院領班,見楊雲從坊門處回來,趕緊迎上前說道。
雖說地震的事尚未得到驗證,但這時代的人普遍迷信,楊雲作為河南尹尊崇有加的道士,再加上先前一系列神鬼莫測的手段,宮長生對楊雲恭維異常,再不是初見時那囂張跋扈的模樣。
楊雲並不喜歡宮長生這種欺軟怕硬之輩,但他還是稍微做出解釋:“只有把各家男丁召集起來,各家少了主心骨,才不會壯膽返回家中……而且壯丁聚集在一起,方便地震之後救災!”
“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