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不知道怎麼傳開的,在梨園周圍的百姓跑到大片空的位置瞧熱鬧。
他們不屬於此地居民,這裡沒有住家。
梨園、天樞、烈士陵園,周圍還需要建設,僱傭人手。
從東邊趕到李家莊子的百姓被安排到此地,臨時住著,等全部工程結束,再換地方。
年歲大的人幫忙養牲畜和家禽,主要是騾子、驢、豬、雞,沒有鴨子和鵝。
池塘有,養鴨子和鵝,撿蛋費盡,麻煩老人。
豬和雞、雞蛋是吃的,騾子和驢配合著幹活搬運東西。
李家莊子找人幹活,不可能全要求人肩挑手扛的,牲口屬於標配。
女人幹雜活,男人幹力氣活和簡單的技術活。
孩子們大多數以前都沒上過學堂,現在開始學,跟平康坊南曲的‘大家’學。
上過學堂的孩子沒有太大的優勢,孩子識字的速度快,記憶力強。
至於說以前有夫子教,能學到對所講內容的理解,更無所謂。
他們學個千字文、論語,沒了。
在他們那裡教他們的夫子能是什麼水平?平康坊南曲的是什麼水平?
而且夫子一般長得很普通,南曲的‘小姐姐’們不管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都喜歡。
這群百姓安心工作著,得到訊息,休息的人紛紛跑去遠遠看著。
僧人道士在佈置場地,不允許其他人幫忙,一律他們自己的人。
他們怕洩露秘密,叫別人學去了不好。
百姓同樣不願意跟他們幹活,嫌棄。
“這是吃壞了肚子?”有人看到遠處的人一趟趟進茅房,好奇地說。
“蒼天有眼啊!”旁邊的人給出這麼個回應。
“你們說會不會是李東主那個……”此人又問,沒敢把話說出來。
“蒼天有眼啊!”更多的人回應。
“他們這樣下去,還有三天,能跟李東主比了嗎?”
“蒼天有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