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出聲:“告訴大祚榮他們,咱們的船在那裡停著,他們運輸,路上又不是沒有其他部族。
海邊的部族捕魚製作成魚乾,會往他們的王城送,一樣能走。
冬天他們需要什麼東西?又能提供什麼東西?”
張九齡不怕路不好走,別人的問題,他只考慮商品交換。
“這個……”李易皺眉頭,東北的冬天有什麼東西能夠交換?
不下雪還行,下大雪,東西全被蓋住,挖?那就不是雪了,時間越長,凍得越結實。
“松塔估計還有,能打下來,掉地上的被雪蓋住,找不到了。
剩下的是活物,野雞、兔子、狍子、貂、黃鼠狼、野豬、黑瞎子、東北虎……
當地的一種叫飛龍的野雞,其實叫花尾榛雞,這個味道不錯,河北道其實也有,現在還很多。
如果吃燒烤,缺木炭,讓渤海的地方燜出來,用船運回來……
算了,大唐能燒炭的木頭多,比如要修路的洛陽北面,那裡修路砍伐樹木,刨根。
正好拿來製作傢俱、棺材、木炭、硬柴火,不用出一次海運不值錢的東西。”
李易實在找不到好東西,秋天還行,冬天啥啥沒有的。
想採個藥材都費勁,比如靈芝什麼的。
烏拉草用不著去渤海運,新佔的地方,即內蒙古、蒙古,有烏拉草。
“老夫才想起來,老夫當宰輔的時候,沒有這些東西。”姚崇突然感慨一句。
聽李易講解,順便看投影地圖的眾人表情不一,卻都是驚訝和回憶。
“整個天下,只有咱們有吧?”劉幽求重新打量李易,再次確認。
“保證的啊,別人沒有小易。”
畢構跟著說,他反應過來,習慣了,小易給地圖。
只要你問小易哪個地方的情況,小易立即告訴你。
你問他煤礦、鐵礦、金礦、銅礦,只要你能問出來,他就回應你。
“吐蕃和突厥輸得不冤,他們對自己地方的瞭解遠遠比不上剛柔對他們的瞭解。”
張九齡為吐蕃和後突厥正名,打仗打到這份上,誰扛得住啊?
不用說剛柔製造出來的武器,正常的兵器,剛柔提供資訊支援,想打輸也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