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結束,榜單公佈。
考中的人有七千九百二十人,他們還以為現在的科舉跟曾經的一樣,歡呼雀躍。
他們的文學功底比當初那些界的差遠了,人家需要背許多書。
他們的見識比那時的人高,報紙總會有新聞和社評,在時務策方面厲害。
同時他們數學能力強,從題海戰爭中拼殺出來的。
基層幹部的位置留給了他們,需要熬很長時間,在不犯錯誤的情況下出成績。
有六百零六個人不高興,沒考上,去年給了沒考中的人賜出身,今年陛下似乎忘了。
李隆基開心,一開心就在大朝會上宣詔,認王小蘭為女兒,封這個女兒為新寧公主。
走的儀式,十分隆重,電視都直播了。
滿朝文武齊聲恭喜、堅決擁護。
小蘭穿著公主服不停地行禮,跪來跪去的,還要磕頭,太上皇活著呢,多磕一輪。
“皆是嫁人封公主,為何感覺不同?”
尺帶珠丹站在金城公主身邊看,對比一番。
“乃所嫁之人有別,外求娶公主,帝不捨親女故臨封,孃家強則女得存。
內嫁宮女,男方指定其人,帝不得不臨封,婆家強則女得尊。
是以,男女雙方非對立,恩愛方成至親。”
金城公主羨慕小蘭,小蘭有沒有公主的稱謂不重要,不過人家李易非要給。
自己成不成為公主同樣不重要,會過上好日子,偏偏吐蕃求親,把自己給丟出去。
如此算來,自己與小蘭俱因李易這個人才幸福。
孃家強大真舒服哇!曾經兵臨城下,自己感動,吐蕃無人敢動。
“奴奴,某不曾虧待於你。”
尺帶珠丹對這個妻子十分依戀,他比金城公主年歲小。
拋開政治問題,金城公主比吐蕃其他女人迷人,人家有底蘊的,從小在皇宮長大。
言談舉止,吐蕃女人比不得。
看某一部史書記載,尺帶珠丹別的女人搶了金城公主的孩子當自己孩子。
說明當時大唐不穩定,別人才敢欺負金城公主。
另一個方面則證明尺帶珠丹不願意和其他女人睡覺,長相和身材皆不如金城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