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滿足畢構的願望,莊子有養魚的地方。
兩條夠用,他不喝魚湯,他喝葶藶湯。
“挖了許多野菜,吃不完浪費,呃……”畢構又看籃子中的野菜。
“不浪費,剩下的拿回去晚上吃,你別喊人來。”
李易搖手,我想清靜清靜,一大群人跑到這,我不用吃飯了。
“老夫何時說叫人?蒲公英你給老夫裝一些,老夫晚上吃。”畢構不承認。
大家做飯,包盒子,真正的包盒子技法,不是一張麵皮對摺再捏,而是兩張捏一圈。
對摺的其實是餃子包法,圖省事兒。
盒子包完,看周圍一圈,像齒輪,團團圓圓,否則就成了半個月亮。
一個小時之後,大家開吃。
大螢幕吊起來,看看節目,洛陽和長安的民生。
長安外面的田地中小麥正在等著收割,今年晚一些,看節氣,距離小滿還有半個月。
小滿一到,基本上就行了。
百姓在田間撐網捕麻雀,眼看著要收穫,麻雀會成群飛來吃。
稻草人和布條等東西不好用,時間一長,麻雀發現沒危險,繼續吃。
百姓有錢了,弄來網,看著麻雀往上衝,掛在上面下不來。
再帶個筐,留一個小洞,放下網,摘一隻就塞進去一隻。
重新把網支起來,等收差不多麻雀後,筐搬到路上,推獨輪車去長安賣。
城南李家莊子就收,做成吃的賣。
李易並不擔心麻雀會被捕殺光,平時不捕,收穫農作物的時候再驅趕和捕。
“那片地要種何物?”畢構喝一口葶藶湯,指著一大片翻耕完的空地問。
“大豆,冬小麥收穫後會種玉米,春大豆收完則種大白菜,就搶這點時間。”
李易一看就明白,那片地沒種冬小麥,種的晚大棚,提前拆,種早大豆。
就是大豆跟蔬菜換著來,而冬小麥的地跟玉米換著來。
別的地有的種花生、土豆、地瓜、水稻。
種多了肥跟不上,就空一年,養養地,農家肥要施進去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