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弟你看如何?”李隆基瞅著自己這個外甥愈發順眼。
“此刻紅白宮夜間寒冷,白日也不暖和,百姓……受苦了。”李易抬手擦擦眼角。
“唉!”周圍的大臣同時嘆氣,配合。
尺帶珠丹:“是呀是呀!連續下好幾天雨了。”
“三哥,哪怕咱們自己的日子過得在艱難,也不能讓遠方的親人遭罪。
送些罐頭過去,還有高壓鍋、辣椒麵、大米白麵、海鮮幹、糖果、軍大衣、暖水瓶的壺膽。
按照每五個人一口高壓鍋和一個暖水瓶的量來送, 不足五人的按戶送,總歸得叫那裡的百姓喝上口熱水。”
李易繼續擦眼角,最後抬起袖子遮擋臉,肩膀一聳一聳的。
李隆基的眼圈紅了,他不是裝的,他是認真的, 太不容易了,終於把吐蕃給和平拿下了。
朕祭祀的時候對列祖列宗有話說, 朕不是逼死姑姑、逼父皇退位、逼兄長讓位的昏君。
大臣們同樣想哭, 打了多少年?為了吐蕃把渤海和新羅佔的地方都放棄了。
尺帶珠丹眼淚吧嗒吧嗒掉,吐蕃亡在自己手裡了:“剛柔,多謝!”
“一家人,何須客氣?再送一些藥材,輪流派護士到那邊。”
李易放下袖子,眼睛也是紅的,芥末太辣了,沖鼻子,一會兒得吃烤茄子,裡面蒜多,頂一頂。
“太好了。”尺帶珠丹抹抹眼淚。
“其實那裡的氣候和環境,就無法讓人過上好日子,必須有別的地方補給。
真正的為國者是為百姓福祉,其他的說辭無非是權利掌握者的藉口。
只要民族、人種之間沒有歧視和欺辱,甚至是文明滅絕, 百姓才不在乎。
那裡需要什麼東西,咱這邊給送,天氣不好暫緩一番, 不影響大局。
渤海國之前為何不願意歸順大唐?是東北到大唐的百姓日子過得不好了?
不可能啊!過來的人生活更安穩。是渤海國的統治者不甘心,他們心中無百姓……”
李易耐心地開導尺帶珠丹,你沒做錯,你是最偉大的,史書上會稱讚你。
吐蕃百姓過上好日子,咱們拿報紙宣傳一番,告訴吐蕃百姓是誰讓他們生活富裕的,是尺帶珠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