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傢伙吃完,跟大人打聲招呼,帶著同樣吃完飯的弟弟妹妹們去玩,包括小丫頭。
一大群護衛環繞周遭,孩子們出去曬太陽,一會兒就困,在外面陰涼處睡午覺。
李易等人喝酒, 黃酒,白酒太傷人。
餃子就酒,越吃越有,指得是吃飯速度,一頓飯能吃三個小時。
地主這麼吃,要麼以前的東北人冬天沒有活計, 好不容易吃頓餃子, 要慢慢嚼,喝口酒, 自己在那裡回味半天,窮啊!
百姓們也這樣吃,他們有黃酒,一人一兩到二兩,餃子蘸調料,一口咬五分之一,等好一會兒再吃第二口。
反正天熱,不怕餃子涼了肚子難受。
國王託利乞及帶著的人,吃的速度同樣不快,他們看大螢幕,看上癮了。
在大河旁邊的地方,窩棚又一次搭起來,田中幹活的百姓在窩棚延伸出來的棚子下吃餃子。
前面一條條壟溝,剛剛冒芽的玉米苗顯得弱小又頑強。
有的地裡種了黃瓜、茄子、大豆、豇豆、雲豆、韭菜、小白菜、蔥、茼蒿、茴香、土豆、生菜……
這種屬於菜地,在糧食作物旁邊,大水過後,所有的作物都冒頭。
畫面一轉,給到了種水果的地方, 西瓜、香瓜。
選的地不同,包括姜和鬼子姜、螺絲菜也種這裡,沙土地。
有的百姓吃一個餃子、抿一口酒,戴上草帽又跑到壟溝裡去了。
韭菜地沒有壟溝,這樣品種的韭菜長不高,韭菜味道濃郁,吃著不拉肚子。
不像過後來的那種,比芹菜都高,吃一口沒韭菜味兒,一吃就壞肚子。
他們拔草,從這條壟走到那一頭,再回來,吃一個餃子、抿一口酒。
也有人趁機用麻繩織的網,加上陶的墜子,在大河邊撒旋網。
撒一網,只要網旋開了,保證有魚,一網不少魚呢,拽上來,其他人跑過去幫忙摘魚。
魚摘下來, 歇一歇,吃餃子喝酒,再撒。
旁邊有人準備好籃子和扁擔,魚網上來,扔到籃子裡。
籃子裡有一層草,溼的,魚放進去再蓋一層草。
裝上後趕緊挑著往回走,要走到晚上才能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