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他們今天晚飯時不吃掉,明天就不能吃了。
到學堂先交給老師保管,下學回家有人跟你們一起走。
捉蝗蟲的工具放在學堂,明天你們再來。
所有的細節全考慮到,不存在漏洞,包括可能出現的校園霸凌情況。
當然,要都像李歸藏這種,沒有人敢霸凌他,他能把對方給打跪下磕頭求饒,他拼命。
他沒有家長告訴他你在學堂別惹事兒,不要跟同學打架,要好好的。
一般這樣的孩子都是在學校被欺負的那種,還不敢跟家長說,實在受不了了自殺,一群人指責他心理承受能力差。
他孤身一人,他不打架,他都是誰招惹他,他就往死裡打誰,插眼睛、咬鼻子、啃臉、撕耳朵……
人多實在打不過他就跑,回頭弄石頭或棒子,趁某個人不注意,往腦袋上使勁砸,砸倒了才好,方便繼續砸。
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有沒有他這樣的李易不知道,他只管給夠冷麵。
孩子吃完一碗二兩的冷麵,有人過去問還要不?
孩子都點頭,於是又有二兩冷麵煮了用井水過涼後放進碗裡。
四兩冷麵煮好了下肚,再把冷麵湯喝光,孩子們吃不下去了,帶著東西上學堂。
小丫頭看著這些跟自己一起捉螞蚱的夥伴兒:“李易哥哥,你能多幫他們嗎?”
“不能,我只能幫到這裡,剩下的要靠他們自己,還有你,你怎麼不幫他們?”
李易把一個剝好的蝦仁放到小丫頭的碗中。
“我也沒有錢,我怎麼幫?”小丫頭苦惱,小眉頭蹙起來,給人十分無助的模樣。
“別人有錢,你看跟你一起捉螞蚱的人,他們有,你讓他們出錢,我有個好東西,叫黑麵包……”
李易開始教壞,不是,是教導孩子如何幫助人。
“他們聽我的?”小丫頭聽明白了,唯一的難點在於別人聽不聽她的。
“你試一下,萬一成了呢!你就幫助了很多孩子。”李易鼓動,哦,是鼓勵小丫頭。
小丫頭信任這個好哥哥:“我試試,麵包和蛋糕我都吃過了,黑麵包是什麼?”
“黑麵包就是吃了對身體好,但口感不怎麼好的東西,比如……”